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环境,提升医疗业务管理和服务质量,补齐短板弱项,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阜新市卫生健康委持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卫生院健康服务能力。
一、高度重视、全面开展
为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以基层为重点”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辽宁省“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持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市卫健委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制定印发了《阜新市“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阜卫办发〔2024〕2号)文件,明确了全年的创建任务。着重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二、规范流程,严格程序
2024年3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申报系统进行了网上申报,阜新市卫生健康委于3、4月组织市级专家对申报符合“基本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审核。6月份阜新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级专家对全市申报基本标准的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评审,经过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管理、综合管理四个章节的评审,申报的机构全部通过了基本标准评审。9月份组织市级专家对11家申报推荐标准的机构进行现场指导,并遴选出4家机构申报推荐标准评审。10月份省级评审专家组,对申报推进标准的机构进行了现场评审,最终阜新市2024年共有3家机构(阜新县大巴镇卫生院、海州区站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太平区煤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了推荐标准。截至目前,我市7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了基本标准占比100%,15家机构达到了推荐标准,占比19%。
三、培养人才 强化培训
通过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广泛开展基层卫生人才的培训。组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24年以阜新市基层卫生人员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补短板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家庭医生团队实用技能为重点,坚持中西医结合、医防融合的原则,制定本市项目培训大纲。重点加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急诊急救和管理能力,影像、检验、超声等设备的使用和结果判读,常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能力,儿科常见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健康管理,老年人及妇女儿童保健,合理用药,社区康复,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服务,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基本知识,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医医德医风教育等方面培训,同时注重医防管综合能力培训。共培训43人,其中骨干全科医生培训计9人、骨干人员15人、乡村医生19人。
四、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人才短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人难、留不住人现象严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技术水平低的现状,人员年龄老化、人才断层现象十分突出,导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缺少全科、公共卫生、中医类别的医学专业人才。
二是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不完善。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水平不高。科室设置存在不规范,执业范围较少等问题。
五、下一步工作及建议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薪资待遇,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不断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充分利用大专院校资源,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提高培养人数及质量,提升职业发展前景,鼓励和引导更优秀的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扎根于服务基层卫生事业,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素质。建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从人才队伍建设、薪酬制度、人员培训等入手,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政策扶持,建立乡镇卫生院“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机制;优先培养本地户籍学生就读全科临床医学专业,提高农村基层本地全科人才培养比重;突破事业编制所限,采用待遇相当于事业编的备案制招聘人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级比例,加大晋职晋级几率。
二是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居民就医环境,提高就医满意度。继续建强一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扎实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确保每个县(区)建好一所社区医院。建议加强财力保障,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
三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规范医共体内部管理,持续推进医共体内部精细化管理,夯实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提升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建议加大对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投入,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的支持,进一步推动医学影像中心、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药品中心等共享中心开展业务,实现医共体内信息化互联互通,打通医共体“神经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