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能做CT 、拍胸片吗?
冬春季流感频发,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纷纷中招,许多孕妇也难逃一劫,出现明显的症状:反复高热,咳嗽、咳痰。常规经验性治疗无效后,许多孕妇甚至出现尿量减少、嗜睡、脱水等症状,医生建议做肺CT等以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但许多孕妇忧心忡忡,怀孕了能做么?肺CT有辐射,影响胎儿咋办?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首先,病情需要就必须做。
胸片、肺CT、头部CT、脊椎CT等任何放射线检查如有必要做就一定做,否则贻误病情,影响医生诊断,导致不良后果。如孕妇高热不退,不做肺CT ,一旦发展到“白肺”,孕妇可能呼吸衰竭,而胎儿是依附于母体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胎儿就会宫内乏氧,甚至胎死宫内。一旦胎死宫内,就会影响母体凝血功能,进一步加重母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孕妈妈的生命安全。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放射线的影响。
放射线对胚胎、胎儿影响 ,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一、与照射剂量有关
研究证实,受孕后6~8周的孕妇只要接受42~60伦琴(拉德)的X线辐射,就会使胚胎基因的结构变化、染色体发生断裂,进而造成胎儿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孕妇接受一次X线检查时,胎儿接受的X线剂量为0.07mSV,一般CT检查(非增强CT)的照射剂量(头部为0.05mSV、胸部为0.1mSV、腹部为2.6mSV)明显低于致畸的剂量。孕早期放射线的安全阈值是200mSV以下,孕中期是60-250mSV以下,孕晚期是250-280mSV以下。由此可见,拍胸片、做肺CT、头部CT、膝关节DR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明显低于胎儿致畸的剂量。
二、与照射时孕周、部位有关
孕卵着床前期(同房前、同房后7天内)的影响很小。妊娠3个月以后,胎儿的大多数器官已经基本形成,放射线检查对胎儿的影响相对减少;照射在胸部、手脚等远离胎儿的部位比腹部、骨盆离胎儿近的部位电离辐射剂量相对减少。
孕期禁行增强CT、PET-CT检查
增强CT、PET-CT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 ,不但存在过敏风险,而且使用造影剂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咳嗽、打喷嚏、皮肤瘙痒、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惊厥、抽搐等,甚至休克,影响孕妈妈的健康进而危及腹中胎儿。
另外,造影剂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肝肾功能损伤、发育畸形等;静脉注射造影剂导致孕妇接受放射线剂量增大,且须多次扫描,辐射剂量较高,故孕期禁止做增强CT、PET-CT检查。
因此,放射线检查非必要不做,有必要才做,做CT 、拍胸片等放射线检查时做好腹部铅屏防护,同时尽量避免孕早期(孕3个月前)。孕期偶尔进行次X线胸透或拍片并不会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孕期禁忌放射线治疗如碘131治疗甲亢、放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