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开学季,学校和托幼机构如何科学消毒?

来源: [辽望.辽宁日报]发布时间:2025-02-21

  春天,气温回升,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对于免疫力相对低下的儿童青少年,极易被传染。2月20日,沈阳市疾控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发布健康提醒,临近开学,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全面开展消毒工作,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那么,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校园环境,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场所应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消毒?听听沈阳市疾控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消毒与院感质控部副主任医师刘天龙的解答。

  第一,要勤开窗通风。不少传染病都通过呼吸道传染,所以学校、托育机构等公共场所都要保持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多照射阳光。教室、寝室等学习、生活场所要在确保室温及室外空气优良的前提下,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在无人条件下,学校和托幼机构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有条件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也可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第二,做好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门把手、桌椅表面、楼梯扶手、水龙头、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是消毒的重点,每天用25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2至3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毛巾织物、餐饮用具首选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食堂和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应定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第三,做好手卫生。手是多种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做好手卫生是预防流感传播的有效手段,日常应加强手卫生的宣教。外出归来、接触鼻涕唾液后、吃饭前、如厕后等应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做好手卫生。

  第四,消毒应注意以下事项:

  1.消毒频率:在传染病高发季节或疫情期间,应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和力度,以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2.个人防护: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和污染物。

  3.消毒剂储存: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以避免发生爆炸或火灾等事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