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不只“手抖”,这些症状可能被忽视

来源: [辽望.辽宁日报]发布时间:2025-04-11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在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之际,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所长邢立莹提醒大家,要正确认识帕金森病,注意早期识别,以科学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如果身边有疑似帕金森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

  邢立莹介绍,帕金森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又名震颤麻痹,隐袭起病,进展缓慢,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

  帕金森病病因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环境因素,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患病概率相对高些;二是高龄,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功能衰退,帕金森病更容易找上门,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升高;三是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家族里有类似病例,特定基因突变增加患病风险。不过,多数患者没有家族遗传史,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帕金森病到底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提及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手抖”。

  邢立莹表示,“手抖”并不能和帕金森病直接画等号。帕金森病早期核心临床症状为“抖”“慢”“僵”等运动症状。“抖”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该症状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较为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慢”表现为动作缓慢笨拙,患者早期手指精细动作缓慢,如解纽扣、系鞋带等,随意运动减少,写字越来越小,面部表情肌活动减少,双眼凝视,表情呆板。“僵”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被动运动时关节阻力增高。另外,患者还会出现姿势平衡障碍,特别是在疾病中晚期,表现为行走时步距变小,逐渐演变为小碎步,身体前倾,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或转弯,称为“慌张步态”。

  事实上,更易被混淆、忽视的是帕金森病在疾病前期可能只有非运动症状,如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疼痛、焦虑抑郁、排尿障碍、便秘等。感觉障碍表现为嗅觉减退、肢体麻木等;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失眠,或睡眠中大喊大叫,甚至拳打脚踢等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还有一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仅为“疼痛”,如颈部、背部、腰部疼痛,容易被误认为颈椎病或腰椎病等。

  邢立莹提示广大居民,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肢体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早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日常注意防跌倒,家里地面防滑,过道、卫生间装扶手,桌椅稳固,减少患者跌倒风险。注意饮食营养搭配,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适当摄入优质蛋白,比如牛奶和鸡蛋等。鼓励患者参加社交,与朋友聊天或下棋,保持社交圈子,对心理健康很有帮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