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春三月,话“养肝护心”

来源: 健康辽宁发布时间:2025-02-09

  春三月是指春季的三个月,通常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这六个节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万物复苏的春季,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心脏的健康。

  心脏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脏器,在春季,更应接受大自然的阳气,跟随太阳的周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早起。要避免长时间在阴冷的室内,经常到室外活动,散步登山等。应穿着宽松的衣服,尽量让身体舒展,顺应自然的发,迎接春天新鲜的气息。

  肝气当令,照顾好你的血压

  “肝主升发,喜调达而恶抑郁”,人们在春季肝火旺盛,遇到不遂心思的事情容易发脾气,平时就肝火亢盛的人甚至觉得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春季特别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眩晕、中风等问题。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多加注意,一旦发现血压波动要及时就诊调理。同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清心静气才能使气血调和。

  因时立法,根据体质调理心脏功能

  在自然界四时消长的影响下,疾病在春夏季节因阳气旺盛而易于热化,在秋冬易于寒化,所以应该根据季节调整寒热用药,以防疾病发生变化。所谓春夏养阳,平时阳虚、怕冷、手足寒凉、腰膝酸软的朋友,在春季阳气旺盛之时,宜用温热之剂补充阳气,多晒太阳;而平时就怕热者,在春季不应发散太过,要少食辛辣、酸涩之品,舒缓心情,避免上火。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技术指导专家焦晓民主张心血管疾病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调整治疗方案。春季可应用针灸、穴位贴敷、雷火灸、推拿、中药足浴等中医药治疗方法,适量饮用中药代茶饮,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功法,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进行调养。

  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 焦晓民

  审核: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 张松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