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惊蛰养生,牢记这些要点

来源: 健康辽宁发布时间:2025-03-17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春雷始鸣,万物萌动,人体阳气也逐渐升发。惊蛰养生需顺应自然,注重“养肝护阳、防病健体”。

  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对应,肝在五行中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养生之要在顺四时而避寒暑,春季养生要合乎肝喜条达及主升发之性,既要避免肝气升发太过,又要避免肝气郁遏,升发不足。肝气升发太过容易出现上火,导致易怒、眩晕、目赤肿痛、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还容易克伤脾胃,出现两胁肋胀痛、胃脘胀闷、嗳气等症状。因此,惊蛰养生,首重养肝,不妨从以下六点做起。

  饮食:补肾养肝

  根据中医肝肾同源理论,肝肾之间相互滋养,精血相生,通过进补一些补肾精的食物,可以达到“滋水涵木”的目的。选择黑芝麻、黑豆、黑枸杞等补肾以养肝,可能比直接补肝效果更好。

  舒畅情志:疏肝理气

  肝主情志,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注重情志调达。平常可以多培养兴趣爱好,适当的娱乐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比如利用闲余时间听音乐、画画、下棋、写书法、外出踏青等,这些都是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的好方法。

  适当运动:升发阳气

  春季阳气始动,惊蛰前后应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尤其是晨起运动,可以鼓舞人体阳气升发,促进气血通畅。同时,适当运动对于促进睡眠和情志调节也有帮助。要注意晨练不宜过早,日出后为佳,体弱者可选午后背风处活动。

  闭目转睛:养血柔肝

  春季养肝应当避免眼睛过度劳累,用眼过度会严重耗损气血,自古以来就有“久视伤血”一说。加上现代生活中电子产品普及甚广,保护眼睛防止用眼过度显得更加重要。目为肝之窍,闭目转睛可以保养肝肾之精血,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杂念,静养心神。心烦意乱、工作忙碌时也可将此作为一种调节情志的简便方法。

  中药艾灸:温经散寒

  惊蛰时节,气候乍暖乍寒,早晚温差较大。如果人体阳气不足,肝气郁遏,加之外感风寒湿之邪,容易引发或加重多种疾病。这时,可以适当艾灸大椎、肾俞、太冲等穴位督脉灸任脉灸等帮助温经散寒、行气通络,也有助于肝气条达。但此法阴虚火旺、实热体质及孕妇慎用,建议咨询中医师。

  晨起梳头:开窍宁神

  常言道:“春梳头,一年通。”中医养生历来强调梳头的重要性。特别是春天梳头,有助于疏泄肝气,还可以缓解春困。梳头时可以刺激到头部多个穴位,如百会、四神聪、太阳、玉枕、头维等穴位,能起到开窍宁神、升清降浊的作用。最佳的梳头时间是晨起后,睡前其次。

  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 王晶

  审核: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 王连志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