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④|沈阳和谐社区:智慧养老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守护

来源: [辽望.辽宁日报]发布时间:2024-01-29

  居家养老、居家享老是老年人最真实最期盼的晚年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面对独立生活起居,面对更多的安全风险。为改善人工管理和服务效率不高、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不到位、应对突发状况能力较弱等问题,智慧养老应运而生。

  沈阳市于洪区迎宾路街道和谐社区现有总人口5924人。其中,60岁以上1363人,占总人数的23%。近年来,社区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以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为突破口,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整合现有养老服务资源,建设和谐社区智慧养老“3个一模式”,即一套硬件设备、一套智慧平台、一个养老中心,依靠信息平台为居民构建多元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群体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独居、高龄老人容易发生忘记关煤气、身体突然不适等安全问题,社区结合智慧养老建设,有效对接老人服务需求,为独居、高龄老人安装智能手环、紧急呼叫按钮、智能监控等设备,解决老年人照看问题,如遇突发情况,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及时处理。”和谐社区工作人员说,“我们社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与开发,建立了智慧养老社区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血压、血氧、呼吸率、体温、睡眠质量等体征指标的监护、智能管理及辅助疗养服务,使居家养老变为现实。”

  目前,和谐社区已为126位有需求的独居、高龄及失能老人安装了智能养老设备,为老人提供24小时应急响应,将可视化场景融入智能居家养老,让社区“看”得到危险,为老年人带来智能安全的健康养老服务。

  此外,和谐社区加强“健康小屋”的建设,将社区老年人全部纳入健康管理范围,并为500余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医生上门服务60余次,真正实现把健康送到老年人家门口。同时,成立“失能失智”工作室,为25位65岁以上失能失智高危老人进行干预工作,推广“八段锦”、放松训练等活动,延缓和预防失能失智的发生;社区还开设幸福教育课堂,提供剪纸、炭精画、钩针编织、书法等公益课程,以此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和谐社区将持续不断完善基层养老服务工作,聚焦老年人需求,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构建健全现代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增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度,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健康指数。

  链接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推进老年友好社会建设,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关于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省卫健委的部署安排下,自2021年起,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市老龄办)强化统筹协调,深入宣传动员,加强指导核查,严格择优申报,组织各地区积极发动辖区城镇、农村广泛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创建活动的持续开展,有效提升了我市城乡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努力创建,沈阳市“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全市共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1个。

  记者 : 王敏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