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⑧|铁岭晨光社区:特色志愿服务让老人生活更幸福
在铁岭调兵山市调兵山街道晨光社区,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一群志愿者一边给老人理发,一边亲切地和他们唠家常,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和耐心讲解让老年人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晨光社区现有常住人口4893户、8350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262人,占总人数的15%。社区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主要依托,老年人也日益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受益群体和重要参与对象。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老龄工作,近年来,晨光社区将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大力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形成社区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
晨光社区搭建志愿服务平台,通过结对帮扶、上门理发、公益爱心筹集、文艺汇演以及文明创城等各具特色的活动,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以“5+1”志愿服务特色为例,志愿者为居民们开展免费号脉、测试视力、量血压、口腔检查、洗眼睛+公益理发等便民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同时,志愿服务团队带动其他志愿服务队共同建起 “友善之家”,通过“友善之家”,志愿者将自己多余的衣服送给有需要的人,并由“爱心车队”管理和维护。另外,多家企业也加入爱心活动中来,定期将闲置衣物、家电、皮鞋、包包等送到友善之家。目前,晨光社区开展各类大型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社区定期组织共建单位、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清理小广告,拾白色垃圾、锄雪等。生活垃圾均能做到日产日清,无暴露积存情况。如今,晨光小区内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日益良好,部分老年人志愿者也加入社区的环境整治队伍中来。
社区服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是老年群体中的特殊对象,为让他们与其他老人一样共享幸福时光,近年来,晨光社区积极探索志愿关爱服务新路子,发动社区广泛招募志愿者,依靠公益社会组织力量,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志愿关爱服务。志愿者们不定期地到特殊对象家中开展助洁、助医、助健、助乐、助购、助修、助治等“十助”服务,对特殊困难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解决生活困难,送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为满足老年人群体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实精神世界,晨光社区将志愿服务、文化传播与创造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幸福家园相结合,定期开展为老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让社区老年人收获幸福、欢乐,乐享趣味十足、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组织老年人参与公益性活动,建立多个老年文体团队等,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0余次。
链接
2023年,铁岭市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铁岭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提炼工作亮点,不断扩大创建工作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做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的宣传和推广,持续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为了更好完成此项工作,铁岭市卫生健康委专门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铁岭市关于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实施方案》,提请市政府将创建工作列入民生项目任务目标。同时,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开展创建宣传,指导各地在参创社区(村)通过发放宣传单、电子屏滚动播放、拉宣传横幅、展板展示和绘制文化墙等方式开展宣传。铁岭市卫生健康委还召开了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培训推进会,详细讲解示范性友好型社区评分细则设计思路和验收操作流程,重申创建的重要性并对创建工作进行答疑解惑。多次成立实地核查小组,分别深入7个县(市、区),对各地预申报的14个社区(村)创建情况逐一进行评估,工作组对照《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分细则》内容,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人员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估检查,现场反馈发现问题并限期整改。同时,成立评审小组,在实地核查的基础上,再次对照评估表要求,严格筛选,优中选优报省评选小组。
记者 : 王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