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世界抗癌日|辽宁疾控:远离结直肠癌,从养成这些习惯开始

来源: [辽望.辽宁日报]发布时间:2025-02-04

  2025年2月4日是第26个“世界抗癌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辽宁省每10万居民中就约有56人被确诊患有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均居癌症顺位第二位,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省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醒,结直肠癌发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吸烟、大量饮酒、身体质量指数(BMI) 高、体力运动不足、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过多、钙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已经是公认的可促使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不过,这些危险因素也是“可改变”的因素,远离结直肠癌,从养成这些习惯开始:

  一、戒烟限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香烟中的多种致癌物质可增加患结直肠癌风险,并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饮酒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患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因此,戒烟限酒是降低吸烟饮酒相关结直肠癌发病死亡风险的重要途径。

  二、保持健康体重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2020年)》指出,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者肥胖。肥胖人群是结直肠癌防治的重点关注人群,有研究表明BMI每增加5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6%。维持适当的体重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风险。

  三、加强体育运动

  体力运动不足是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经常体育运动,或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进而增加体力运动,对降低结直肠癌发生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确诊后,进行高水平体力活动也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全因死亡风险。

  四、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量

  红肉在我国的膳食指南称之为“畜肉”;加工肉类指经过盐腌、风干、发酵、烟熏或其他处理、用以提升口感或延长保存时间的任何肉类。红肉和加工肉类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分别为2A类、1类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报告显示,每天食用100g以上的红肉会增加17%的患癌风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量,可降低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相关结直肠发生概率。

  五、增加钙和膳食纤维摄入量

  钙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与患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相关。既往研究发现,钙离子可以减缓膳食脂肪的促癌作用,每天每增加300mg的钙摄入,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可降低6%;每天摄入10g膳食纤维,罹患结直肠癌的相对风险可降低10%。减少高油饮食、增加钙和膳食纤维摄入量,有助于降低因钙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所致的结直肠癌的发生概率。

  记者 : 王敏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