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时令节气与健康|普通感冒与流感要分清

来源: [辽望.辽宁日报]发布时间:2025-10-23

  秋冬时节,气温走低,不少人一打喷嚏、流鼻涕,就自行诊断为“感冒”,并随意吃药。但打喷嚏、流鼻涕就一定是感冒吗?公众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如何预防呢?

  在10月23日省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秋季)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愉给予解答。

  “打喷嚏、流鼻涕,未必就是感冒。”陈愉指出,秋冬季节出现这类症状,也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有关。两者本质不同: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常伴咽痛、乏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过敏性鼻炎则是接触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典型特征是鼻、眼或咽喉发痒,且病程较长。

  陈愉特别提醒,不可盲目用药。许多复方感冒药虽能暂时缓解流涕,却无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根本问题,反可能延误规范的抗过敏治疗。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专科就诊。尤其哮喘患者,若急救用药后喘息仍明显,必须紧急就医。

  普通感冒与流感也需区分。鼻病毒等常引起普通感冒,症状较轻,多为鼻塞、流涕、咽痛,一般不发热或仅低热,属自限性疾病,约3至5天可自愈。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可出现39°C以上高热,并伴肌肉酸痛、乏力、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可能发展为肺炎。

  对一般健康成人,如精神状态尚好,患流感后可居家休息、多饮水、适当退热,大多可自愈。但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或肥胖者属高危人群,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建议自测流感抗原或尽快就医,争取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以降低重症风险。所有流感样症状者均应警惕重症信号:呼吸困难、胸痛、口唇发紫;高热持续超过3天;精神萎靡、嗜睡或抽搐;严重呕吐、腹泻伴脱水。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应立即就医。

  在用药方面,陈愉强调应避免两大误区:一是“感冒就吃抗生素”。普通感冒和流感多由病毒引起,使用阿莫西林、头孢等抗生素完全无效,滥用反而导致细菌耐药或引发不良反应。二是“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很多复方感冒药含有相同退热成分,混用易导致某一成分过量,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等严重后果。

  记者 : 王敏娜、任梓溪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