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推动护理事业发展,辽宁将这样做

来源: [辽宁日报]发布时间:2021-05-13

  如何使护理服务更加贴近社会,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如何强化护理学科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提升护士学历结构及护患比例?如何高质量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提升护士岗位胜任力?如何加强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殷殷期盼,必有回响。“十四五”时期,推动护理事业发展,辽宁将这样做:

  (一)加强护理安全和质量管理,提升岗位胜任力

  进一步健全护理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完善临床护理服务规章制度、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强化落实护理管理职责,规范护士执业行为,确保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大型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优势,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进修学习、远程培训等方式,帮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护士服务能力,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加强护士岗位培训,提升专科护理能力。不断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科护理培训,加强专科护理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护理水平。注重重症监护、急救护理、血液净化、传染病护理、肿瘤护理等专科护理能力的提升。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积极促进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模式,促进医疗护理融合性发展。

  (二)强化护理岗位管理,保障临床一线护理工作

  按照“因需设岗、以岗择人、按岗聘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在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护士统筹考虑。不得随意减少临床一线护士数量,根据临床科室特点、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和临床护理工作量,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配置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的护士。建立科学绩效考核制度,突出岗位职责履行、临床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安全、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将考核结果与护士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保障护士获得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卫生防护等合法权益,确保护士待遇保障政策措施落地,保障护士执业安全。切实保障护士福利待遇、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健全后勤支持系统,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让护士回归临床。

  (三)树立“大健康”理念,拓展延伸护理服务

  树立“大健康”理念,以医疗机构护理工作为平台,延伸护理服务。积极探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护理服务门诊,向社会不同人群提供多样性、多元化线上、线下护理服务。适应老龄化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全生命周期提供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护理服务支撑。

  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坚持“线上线下,同质管理”的原则,将护理服务从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家庭,积极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高龄体弱、失能失智、生命终末期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线上、线下护理服务。

  (四)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大推进科学化管理力度

  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护理工作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负荷,保障护理安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具备护理业务运行、护士人力调配、岗位培训、绩效考核、质量改进等功能的护理管理平台,为实现医疗机构护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记者 : 王敏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