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辽宁省人民医院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辽宁)顺利完成2025年洪涝灾害现场救援卫生应急培训演练

来源: 辽宁省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8-12

  为响应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提升我省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现场处置与作战能力的号召,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辽宁)于2025年7月31日至8月3日在大连庄河组织开展了全量规模的洪涝灾害卫生应急综合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城市内涝场景,覆盖了伤员搜救、检伤分类、多类型伤情处置、传染病防控以及后勤保障等全流程环节。辽宁省人民医院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辽宁)48名医疗队员历时4天,圆满达成既定目标。

  应急队员针对洪涝现场出现的多种类型伤员(包含溺水窒息、骨折、外伤以及传染病隔离等情形)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医疗救援演练:

  针对因溺水导致心脏骤停的伤员,实施心肺复苏及电除颤,待其恢复自主循环后,转运至急救帐篷进行高级生命支持,以此展示了紧急救援流程;按照分诊—急救—手术—急救的流程,对因水势过大而造成骨折外伤的患者进行规范救治,其中涵盖预检分诊、急救检查诊断与术前准备、手术治疗以及术后转运至病房等环节,体现出专业性与系统性;依照分诊—门诊—X线—病房的流程,完成对被树压伤前臂且伴有多处外伤的轻症患者的诊疗工作,从分诊检查分类、门诊诊断与X线检查,直至病房观察与后送安排,整个流程顺畅,符合救治规范;对于高度疑似呼吸道传染病的伤员,通过负压帐篷进行规范处置,从伤员交接、消毒消杀、负压转运,到帐篷内医疗处置及流调记录,均严格遵循防控要求,展示了隔离与救治流程。  

  在本次演练中,队员们对各类救援技能及流程操作娴熟,彰显出国家级专业队伍的水准。无论是心肺复苏、骨折固定等基础技能,抑或是手术操作、传染病防控等具有较高难度的任务,均能以高质量完成。队伍配置有指挥、门诊、急救、手术、医疗保障、病房、后勤保障、防疫八大模块,各模块职责清晰,在演练中模块设置科学合理且协同性良好,保障了整个救治过程的高效推进。

  对队伍在断水断电、通讯中断等极端条件下的自我保障能力(如帐篷医院搭建、药品器械调配、队伍的自我补给)进行了检验。同时开设了《洪涝灾害基础知识与理论》《洪涝灾害的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护》以及《急性心理创伤的处理》等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含洪涝灾害的成因、健康风险以及应急救援规范,以加深队员的理论认知。着重讲解洪涝现场的医学救援技巧,例如伤员救治与医疗资源调配。为应对因洪涝引发的传染病,特开设防护课程,传授预防及应急处置方法。针对救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创伤,开展急性心理创伤处理培训,教导队员识别并应对心理应激反应,提供心理支持与干预。通过上述培训,全方位提升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与综合素质,确保实战救援能够高效且有序地进行。  

  本次演练总体达成了预期目标,切实检验了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辽宁)的应急救援能力,彰显了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协同作战能力。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现存问题,为后续的改进与提升指明了方向。未来,将持续强化队伍培训与演练,不断优化救援流程,完善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