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大漠村医”梁春荣

来源: [辽宁日报]发布时间:2023-10-20

  本报记者 王敏娜 文并摄

  阿尔乡镇阿尔乡村位于彰武县西北50公里处,属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在这个常住人口近2000人的村落,有一位百姓交口称赞的健康守门人——梁春荣。30年来,梁春荣用“尽量别得病”“有病小钱治”“没钱也能治”这三副“药”,给村民吃下一颗“定心丸”。在梁春荣家的书柜里有七大本厚厚的账簿,那里写满了因无钱看病患者写下的欠条,这么多年,梁春荣从来没有讨要过一分钱,在他的心里,百姓欠他的账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不能欠下百姓的“健康账”。

  今年65岁的梁春荣是阿尔乡镇阿尔乡村的村医,常背着药箱在阿尔乡镇及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沙地里行医,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漠村医”。

  行医30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不论天寒地冻,不分白天黑夜,他总是随叫随到。对于家庭生活困难的患者,他从没收过一分钱。对此,梁春荣总是说:“还要啥钱?有一个病人,全家都受拖累,我能帮就帮帮吧。”

  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患者,梁春荣更是定期上门随诊,他不怕百姓看病欠账,唯恐自己没能把百姓的疾病控制在早期萌发状态,而欠下百姓的“健康账”。

  梁春荣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辽宁好人”“阜新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随叫随到

  “梁大夫,我家那口子又头晕了,起不来床,抬不起头来,你快来给看看!”秋日的清晨,静谧的阿尔乡村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中,接到电话,梁春荣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拎起药箱就往村民李国军家赶。

  对于梁春荣来说,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他早已习以为常,不论白天和夜晚,不管刮风下雨抑或严寒酷暑,一个电话打来他随叫随到。

  对此,村民赵庭印感触尤为深刻。“要不是梁大夫半夜出诊,我老伴儿早就没了。”今年80岁的赵庭印,至今都清晰地记得,2006年刚收完秋,一天晚上10点多,他老伴儿突然半个身子麻木,动不了了。他摸黑敲开梁大夫的门,当时梁春荣已经睡觉了,但听说有人病了,二话不说就跟着去赵庭印家。

  “梁大夫到家后一看,说是血栓,需要去大一点儿的医院才能看。”赵庭印说,“当时都半夜了,找不到车,梁大夫立即回去开车,把我们就近送到了位于甘旗卡镇的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民医院,相当于咱们的县医院。不仅如此,梁大夫还给我们垫付了医药费,一直等到半夜三四点看完病又把我们拉回家。”

  在村里走访时,村民们讲述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咱这地方早些年没有救护车,梁大夫的私家车成了咱的应急车。”村民王忠林说。

  “标准的大夫,实在的好人。”这是乡亲们对梁春荣最多的评价,也是梁春荣为医的初衷和追求。

  梁春荣告诉记者,他生于经济困难年代,从小受乡里村民恩惠。在他小时候,父母身体不好,特别是他母亲一次得了胆道蛔虫病,疼得大汗淋漓,脸煞白,起不来炕。全靠邻居们帮忙,套马车,找被子抬到马车上,送到医院。那些温暖和大爱一点点照进梁春荣幼小的心灵,让他总想着有机会回报乡亲。后来,他看到村民们有病要去十几公里外的镇医院,往往因此耽搁病情甚至中途离世,他便萌生了学医的志向。为此,初中毕业后,他一边干活儿一边刻苦学习钻研医学知识,最终于1990年考入朝阳市建平中医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

  1993年毕业后,梁春荣没有选择去城市就业,而是坚定地回到家乡,在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当了一名村医,这一干就是30年。

  当村医不易,在大漠里行医尤其难。如今的彰武山清水秀,将风沙踩在了脚下,但几十年前,这却是科尔沁沙地向南“进攻”的风道。阿尔乡村处于“沙坨子”之中,直至今天村里一些上年纪的老人仍习惯把阿尔乡村靠近内蒙古边界的地方称为“坨子里”。

  沙坨子里的冬天干巴巴冷,夏天热得冒烟,再加上“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的大风,行医更显艰难。然而,无论环境多恶劣,梁春荣也没退缩过。

  30年间,梁春荣把“医”字刻在沙海深处,他先后经历“徒步”“骑马”和“骑摩托”时代,行医足迹不仅遍布阿尔乡镇,还经常到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一带,每天往返路程达百里之多。一年冬天,梁春荣去甘旗卡镇后新营子村给一位老太太看病,由于天气冷,沙漠里路又难走,摩托车老熄火,梁春荣一次次启动,把腿划破好几处,裤腿里的血都冻上了,他硬是推着摩托车行走了2个多小时赶到老人家里。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很快康复了,过了一个平安年。

  因为这股踏实劲,越来越多人愿意找梁春荣看病,称呼也从以前的“小梁大夫”变成“梁大夫”,后来百姓还亲切地称他为“大漠村医”。

  点沙成金

  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愿意找村医梁春荣看病,不单单是因为他的医者仁心、随叫随到,还有他看病的耐心、细致,有问必答,特别是他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能力,始终保有一股钻研劲、怀有一颗为患者着想的心,让患者尽量花小钱看病。大家都说:“哪里不舒服,就找梁大夫。”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饱含着乡亲们对他的信任。

  10月10日中午,记者跟随梁春荣出诊回来,村卫生室仍有好几名患者在耐心等待。见到梁春荣,他们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梁大夫,你帮我看下,今天早上起来就觉得头晕晕的,是不是血压又高了?”

  “梁大夫,我老伴儿这手喂牛的时候不小心划了个大口子,自己简单包了一下,你再给看看。”

  “梁大夫,孩子最近情绪不咋好,肚子也不舒服,趁中午我把孩子从学校接出来了,就等你回来给看呢。”

  从一声声的“梁大夫”中可以听出他们都十分信赖梁春荣。而梁春荣也是对他们有问必答,耐心地给患者量血压、号脉、开药,为防止患者吃错了,还打开药盒,将具体服用方法写在空白处,并叮嘱患者一些注意事项,收费的时候更是将零头能抹掉的都抹掉。等梁春荣将这些患者看完,已经接近下午1点,他才有时间去吃口饭,而这就是梁春荣的工作常态。

  “农忙时节,大家伙儿都忙着秋收呢,实在扛不住了,才抽空儿来看病。”梁春荣感慨地说,“咱这地方的老百姓大多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收入全靠地里‘刨食’,我尽量帮他们省点儿。”

  行医30多年,他深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场多么大的灾难。为此,有空时梁春荣都在翻医书、查资料,研究如何用最便宜有效的方法为百姓治好病。

  在梁春荣看来,中医药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其“简便验廉”的优势尤为适合偏远地区的农村百姓。在研究过程中,他更侧重于深挖中医药。

  在阿尔乡村卫生室,记者注意到,中药柜占了整整一面墙,这里面装的都是梁春荣的宝贝。“我一般不愿意给患者打点滴,基本是用中药治,老百姓平时有个头晕、心悸、腿酸、背痛啥的,用中医药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梁春荣说,为了解决村里许多百姓煎中药火候和时间掌握不好的问题,他还新购入了两台煎药机免费给大家煎药,有时候光给患者煎药一天就要花费 八九 个小时。

  为了找出更适合本地百姓的既便宜又好用的“偏方”,梁春荣潜心近20年研究本地“特产”——风积沙。常年穿越沙坨子,一次外出出诊,梁春荣不小心划伤了腿,随手抓一把沙子按在伤处,发现沙子竟有止血效用,这个情景让梁春荣印象深刻,从而迸发灵感。

  “中医向来讲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漫天沙坨子里的风积沙是害,但研究明白其功效,或许能‘变害为宝’,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基于这一设想,梁春荣后来经过试验、研究制成“硅砂中药”。

  硅砂入药好用、便宜还便于储存,可以说,真正做到为患者去病、减负。比起“大漠村医”的称号,梁春荣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大家称呼他为“用小钱治大病”的专家。

  看病不看钱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走在阿尔乡村的路上,逢人只要打听没有人不知道梁春荣,提起梁春荣没有人不竖大拇指。从阿尔乡村卫生室另一面墙上挂满的锦旗也能看出百姓对梁春荣的认可和肯定。然而,这并不是村医梁春荣和患者关系的全部,他还有七大本从不轻易拿出的账本,上面说不清记了多少笔欠账,林林总总加起来有20余万元,有本村的、本县的患者,甚至还有临近内蒙古自治区甘旗卡镇的患者。

  在翻看这7本厚厚的账本时,记者还注意到这些账本不仅没有欠款人签名,还有破损掉页,磨没了边角,甚至连欠款金额和时间也看不清了。

  “都是乡里乡亲的,都有信誉,不用签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梁春荣的行医品德。

  在记者翻看账本的时候,进来了好几位患者,知道是来采访后,激动地说:“一定要好好表扬表扬我们的梁大夫呀!咱这片儿多亏了他,病人只要进了这个门,不管有钱没钱都先给看病。大家都不好意思了,才让梁大夫记的账。”

  行医以来,梁春荣就以“医者,大善也。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为行医准则,并给自己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只做医生,治病救人,对患者有求必应,家庭困难患者不收药费,坚决不用假冒伪劣药品。

  30年来,梁春荣始终恪守自己当初立下的规矩,从未向乡亲们收取过门诊费、挂号费和出诊费,记账却从未主动要过账。这些年,账本划掉了旧账,又添新账,赊账金额最多有三四千元,少的也有几百元,有些二三十年的旧账一直没还,他也没去要。

  “患者有钱都会送过来。二三十年的账,有的都不在世了,有的是实在困难,我再去要账,这不雪上加霜吗?咱不能干这事,都乡里乡亲的,能帮一点是一点吧!”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梁春荣的淳朴善良。

  早年长期奔波于科尔沁沙地行医,现在梁春荣又承担着阿尔乡村近2000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他始终严格按照要求为每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电脑上的数据及时更新。现在说起村里每家的健康情况,哪家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梁春荣不用查找电脑表格,张嘴就能准确地说出来。在他看来,精准掌握这些情况是守护村民健康的基石,一旦遇到事情,就知道重点需要保护的人是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那个人的面前。

  不但如此,多年来,梁春荣一直坚持为村民上门量血压。他坚定地说:“在农村,血压控制住了,老百姓就能少得病、少花钱。”

  记者手记

  坚守“前站” 平凡却不凡

  王敏娜

  10月10日傍晚,太阳已经落山,村路上几乎没有人走动,但是梁春荣依旧没有关门落锁。家在内蒙古自治区甘旗卡镇老营房村的村民王建林给他打过电话,说晚一点要来看病。

  直到7点多,天已经黑透了,王建林一家才匆匆赶到。

  王建林说,自己家人每次有不舒服啥的,首先想到的是来阿尔乡村卫生室找梁大夫“打个前站”,在这看不了再去别的地方。

  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百姓说“打个前站”。为啥梁春荣的卫生室成了群众就医的第一站?完全是因为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对梁春荣的信任。“别的地方给报销路费都不愿意去,有病了就想着先找梁大夫看看,他心好、医术好,他说的话,咱信!”

  作为一名村医,梁春荣的确值得百姓的这份信任。乡村卫生室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乡村医生是基层群众健康的“守门人”。越是贴近基层,所做的工作就越实际具体,甚至琐碎繁杂。

  梁春荣医术高、医德好、善钻研、有耐心,有些医院高薪挖他过去,但他拒绝了,甘心坚守基层。他说:“老百姓相信我,把我这儿当少不了的‘前站’,我就要守好这个‘前站’”。

  平凡的坚守最能触动人心。正因为有像梁春荣这样一直扎根乡村、做村民健康守护人的村医,村民的健康才有了保障,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才有了基础。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周边的村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今年已经65岁的梁春荣仍没有卸下身上的“担子”。“只要我身体还干得动,我就继续做好乡亲们身边的守门人。”不仅如此,梁春荣还在继续他的“硅砂中药”研究,他想把“沙健康”做大,让更多人受益,让百姓不仅看好病,更重要的是实现未病先防,少生病、不得病,为健康辽宁、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链接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是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职责。新医改以后,国家将村级医疗机构统一称为村卫生室,并将以前的村卫生室、村卫生所、村医疗点进行合并,形成了现在的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目前我省共有1.6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达2.1万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