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辽宁好医生——许家朋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2

  三十九年如一日坚守在农村卫生工作第一线,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以村民健康为己任,不厌其烦、不辞辛苦地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他就是海城市腾鳌镇前甘村乡村医生许家朋。

  他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鞍山市优秀乡村医生”、“海城市优秀乡村医生”,由他个人自主研发的“止咳喘胶囊”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所在的前甘村卫生所连续13年评为“辽宁省优质诚信诊所”,2014年被命名为市级“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作为村民健康的守护人,在亲人与患者之间,他选择了患者。1995年12月20日,村里的老病号金魁玉因天气骤冷受凉,肺心病急性发作,随时有生命危险。他一如既往地背起药箱立即赶到患者家中,熟练地进行现场抢救,吸氧、对症用药。就在这时,他的爱人急匆匆的跑来说:“父亲在腾鳌市场发生交通事故,很重,你得赶紧去!”他看着眼前略见好转,但仍有生命危险的金魁玉,略加思考后眼含着泪水跟爱人说:“你和弟弟赶紧把父亲送到医院,我这里处理完就去。”当他等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离开人世。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儿子却没能陪在身边,没能尽最后孝道,他能救活无数个别人的父亲,却没能救活自己的父亲。

  作为村民的健康守护人,在重大事件面前,他忠于本职、毫不退缩。同样是在1995年,海城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他既当医疗救护员,又当卫生防疫宣传员、消毒员的同时,还向灾区人民捐赠1千多元药品。由于表现突出,他被腾鳌镇党委政府授予“救灾赈灾标兵”荣誉称号。不仅如此,在非典、流感、儿童手足口病以及炭疽等重大疫情的防控紧要关头,他都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出板报、发传单、投药品、测体温、做消毒、做排查、及时上报疫情......,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全村2000多人的健康。

 

 

  作为村民的健康守护人,他不计报酬、任劳任怨。2001年7月11日,村民金元祥,突然感到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血压220/150,他凭借多年的临床技术和经验,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在迅速进行现场抢救后,和患者家属一起把病人紧急转到市急救中心,向医生交代了患者病情及现场抢救过程。医生对患者家属说:“多亏你们村的许大夫诊断准确、抢救得当、转院及时才救了你父亲的命,能有这样的好大夫是你们的福气。”事后,家属为了表达救命恩情,给他送来了1000块钱和一面锦旗,他只是淡淡的说:把病看好了就行,锦旗我收下了,钱一分也不要。他不但不多收患者一分钱,多年来还始终保持着给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的习惯,用他的话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如果为了钱,我就不当医生了。

  作为村民的健康守护人,他服务在先、恪尽职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以来,他带头转变思想,主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免费为广大村民提供健康服务上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慢性病患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老年人健康服务、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控等样样不含糊。特别是在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双结合、慢性病患者与老年人健康服务相同步、对村民健康实行网格化管理等方面,为全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规范落实积累了经验。他也多次代表海城市接受国家和省、市考核检查,国家卫计委的专家曾拍着他的肩膀说:“许医生,如果我们全国公共卫生都能达到你这样的工作水平,我就可以在世界卫生大会上说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改革成功了。”

  作为村民的健康守护人,他刻苦钻研、积极上进。长期以来,他通过自学和进修,利用中医理疗、针灸拔罐治疗脑血管性头痛、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效果明显。利用中药、饮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自行研制膏药治疗褥疮等疑难杂症。利用自行研发的止咳喘胶囊专利药物用于非典患者,得到国家级专家的充分肯定,并获得了辽宁省“医疗效果三等奖”。

  作为村民健康守护人,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父老乡亲身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刚实行,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他深入田间地头作宣传,使全村的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在为参合农民报销上,他丝毫不差,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上,他一丝不苟,坚决实行全部药品零差价销售;在满足村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际需求上,他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为群众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

  许家朋,是全省数以万计乡村医生的其中一员,是构成农村预防保健网底的一个分子,是始终战斗在农村最基层的忠诚健康卫士。他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他崇高的医德、踏实的作风、精湛的技术,赢得了百姓的信任,确保了百姓的安康。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父老乡亲,他将一如既往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全力做一名合格的辽宁人民乡村医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