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好医生——郭振武
在从业的40多年生涯中,始终以昂扬进取、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道、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孜孜不倦的探求着,他常说“人生在世,必须有所担当。作为中医人,只要自己还活着,只要还能发出一丝光和热,就应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尽一份心,尽一份力,尽一份责任”。他为人谦虚严谨,真诚热情,工作中更是严以律己,严格遵守医德规范,服务病人、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千方百计为病人是他行医的准则。
他是学科的带头人,也是病人的贴心人。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地奉献。“病人至上、科学诊断、拯救生命”是他奋斗目标;“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真情服务”是他无悔的追求!
他常说医生一定要多为患者着想,对待每一位病人他都认真检查,耐心解说,科学地因病施诊,对前来就诊、咨询的每一位患者,都不厌其烦、通俗易懂地向对方讲解。当患者有疑虑时,她总是耐心、仔细倾听并给予满意的回答。病人期盼的眼神、发自内心的感激,激励着他更加努力工作。在他看来,给病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本身就是良药。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从检查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为患者着想。如果是远道而来的患者,尽量争取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而且他经常为有困难的患者垫付医药费,许多患者及家属深受感动,送来锦旗或感谢信,以表达他们的谢意,赞誉这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好医生;有些患者甚至会送给她钱物及礼品,但都被她婉言谢绝。
由于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很多患者从四面八方赶来求诊,每到郭教授出诊日,前来就诊患者早早排起了长队,诊号总是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为了排上他的一个号,很多病人头天下午就在医院守着,面对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患者,面对焦急而期待的眼神,他从不拒绝,无论患者多少,郭教授总能微笑待人,每天都给急需的患者加号,他为了多看患者,总是在早7:00点甚至更早就到诊室,经常看完门诊已是下午两三点钟,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却从无怨言,也一点不敷衍患者。他对每个病人都非常仔细认真地询问既往病史,参看病例记录,再处方用药,整个过程一丝不苟,细心指导其如何自行煎熬中药,治疗中需要注意事项等。他时时处处善待病人,无论是曾经默默无闻,还是后来声名远播,他从来没在病患面前摆过谱,端过架子。他总是把患者的疾苦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常常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患者,患者有什么病情变化,不管是白天还是深更半夜,他都要回复。认真对待每一位就诊患者,对患者病情耐心询问,
他始终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不仅着力解决患者身体上的疾苦,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以“合理用药、关爱生命”为己任,一贯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从不乱花病人一分钱,力求最大程度地把每一位病人看好。在诊治过程中,她多次拒绝患者“红包”,经常给老人和经济困难患者减免挂号费等等。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他时刻警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我一定要恪守党性,恪守医德。”从不为利所惑,开处方从来不问什么药有提成,病人需要什么就开什么药。有一次,一位奶奶带着孙子来看病,她激动地说:医生,你上次开的药又便宜又好使,现在孙子的病好多了,我真是碰到神医了!他作为一名基层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从事中医专业几十年,虽没有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但他有着一颗爱心、耐心、责任心,有着一份执着的追求,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他用强烈的责任心、细心、耐心对待患者,把健康和快乐带给每一位患者,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一直受到广大患者好评。2014年被辽宁省卫计委,辽宁省医师协会,沈阳市卫计委,沈阳市医师协会,辽沈晚报推荐为“最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