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

辽宁好人最美人物——李晓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29
  李晓琳,2008年进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直工作在临床护理第一线,在ICU工作磨练了两年,后调入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这一步一步走来,经历了10个春秋。



  初到ICU时,李晓琳刚刚毕业,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全院护理工作最艰苦的科室。ICU没有家属,所有护理工作都落到护士的身上,帮助患者翻身,给于患者口护会护气管插管护理,协助患者大小便,甚至是刷患者的吸痰桶,她都努力做到最好,没有一句怨言。除了基础的护理工作,ICU收治的患者病种范围广,病情复杂,这就要求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细致入微,一刻不能放松。记得第一个值完夜班的早上,带教老师问她:第一次值夜班一夜没睡感觉怎么样?她笑着说:我觉的很好啊,不累,还能上!怀着这份对工作的热情,短短一年时间她就可以独自护理上呼吸机治疗患者甚至看护血滤替换治疗(CRRT)的患者。在ICU工作两年,得到领导,同事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后因工作需要,调到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
  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发病急,面对的情况复杂又繁琐。这需要不仅仅有过硬的专科知识,还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鲁迅曾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作为一名护士,她能够去理解病人的痛苦,感受家属的焦急。她能够把每一位病人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
  记得心血管内科曾经收治了一位15岁的小姑娘,当时李晓琳恰好休完产假刚刚回来上班。成为了这位小姑娘所住病房的责任护士。小患者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四级,重症心肌炎。刚入院时,小患者气短,不能平卧,双下肢严重水肿。在与患者奶奶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小姑娘身世特殊,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特殊的环境疾病的折磨造就了小姑娘内向的性格,不爱说话,不配合治疗,蜡黄的小脸看着就让人心疼。做为她的责任护士,作为一位孩子的母亲,李晓琳考虑到患者年龄小,病情重,随时有生命危险且家庭经济困难,经常给于患者安慰与鼓励,用心感受小患者的需求,甚至下班以后牺牲自己陪伴宝宝的时间也会陪伴开导小患者。了解到小姑娘喜欢画画,还给买来了画笔和画纸。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小姑娘性格变得开朗起来,积极配合治疗,病情也逐渐好转。出院时,亲手画了一幅美女图送给她,并写道:感谢李晓琳姐姐对我的照顾!
  这就是李晓琳,在平凡的岗位坚守着她的不平凡。她会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打水,打饭,会陪同家属不在的老人去卫生间防止其摔倒。她能理解患者的不易与病魔抗争的痛苦,每次有难扎的血管,她都能一针见血,每次有抢救,她都能积极配合医生。记得一次夜班,在抢救一名心肌梗死患者时,因为患者是在排便过程中晕倒在卫生间,她不惧恶臭以及满地的粪便,在狭小的卫生间里持续给于患者心脏按压,为患者赢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她负责的病房,常能听到患者表扬她:这孩子扎针不疼,态度好,总是乐呵呵的!工作10年来零投诉零差错。但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万无一失,她的每一次完美,都是她在业余时间的努力琢磨,每一次的处置,她都用了十二分精神,她害怕辜负,辜负患者的信任,辜负家属的期盼。这份害怕后的兢兢业业,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多次收到表扬信和锦旗。甚至有很多家属出院以后来复查,还特意到病房来看看她,给她带点自己家乡的小特产。
  由于工作的突出表现,被大家选为科室的培训教师,负责科室各层次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的培训带教工作。每逢科室培训或者院内培训,她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大家制定培训计划,无怨无悔。多次参加科室义诊活动,为大家普及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脏方面的知识。她是科室护士长的好帮手,也是科室护士们的好姐姐,更是来医院进修实习护士的好老师。她带过的进修护士遍布辽宁省的各大医院,她带出的学生至今已有几十人,很多学生已经成为各个医院科室的中坚力量。而她自己也一直没有停止努力,刻苦专研业务,多次在院护理微信平台发表文章,即将有两篇论文在杂志社上发表。2017年获得院十佳护士,并马上代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2018年中华护理学会危重症班的学习。
  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选择这个职业,作为医大的护士,也许不能称为悬壶济世,但却将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视病人为亲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10年来一直默默奉献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她护理过的患者很多,见过很多生死,也许正因为直面了死,才了解了生。正因为懂得家属的心境,才能在繁杂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因为懂得,所以奉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