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页面

立夏养生重养心:中医教你顺应时节调身心

来源: 健康辽宁发布时间:2025-05-05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繁茂生长的阶段。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耗损心气。因此,立夏养生的关键在于"养心",需从起居、饮食、运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调理

  一、起居养生:顺应天时,重视午休

  立夏之后,白昼变长而夜晚缩短,起居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规律,适当调整作息时间:

  1. 睡眠时间:建议比冬季稍晚入睡(但不晚于23点),并适当早起(建议在5-6点),避免熬夜。

  2. 午睡养心:11:00-13:00是心经活跃的时段,20-30分钟的午睡有助于滋养心气。需要注意的是,不宜餐后立即入睡,避免伏案午睡影响血液循环,同时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精神不振。

  二、饮食调理:清润养心,少食生冷

  夏季心火易亢盛,饮食应以清热养阴、健脾祛湿为原则。建议采用清蒸、炖煮等温和的烹饪方式,避免食用过多冰镇食物以保护脾阳,适量增加酸味食物(如山楂、柠檬)以生津止渴。

  推荐食材:

  养心类:莲子、百合、红枣、樱桃

  祛湿类:薏米、赤小豆、冬瓜

  清热类:苦瓜、莴笋、西瓜翠衣

  三、科学运动:适度为宜,推荐传统功法

  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易耗气伤津,建议:

  1. 运动原则:

  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段进行,控制运动强度至微微出汗即可,并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品。

  2. 推荐项目:

  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有助于调和气血、强健脏腑。此外,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皮肤病防治:防重于治

  立夏之后,紫外线强度增加,湿热加重,昆虫较多,需重点预防以下三类皮肤病:

  1.日光性皮炎:

  夏天,一些人在日晒后,暴露部位皮肤出现瘙痒性皮疹,这是紫外线过敏引起的日光性皮炎。

  预防:

  1. 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做好物理防晒(防晒帽、口罩、袖套);使用SPF30+的防晒霜,并每2小时补涂一次。
  2. 对于紫外线敏感人群,夏季避免食用光敏感性食 物,比如香菜、芹菜、茴香、柠檬、田螺等;

  3)定期参加户外活动,接受适度日光暴露,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性;同时皮肤要保湿补水,增强屏障功能。

  2. 足癣

  俗称脚气,是发生在足部的浅部真菌感染,在湿热的环境下容易发作,有传染性易反复发作。

  预防:

  1)注意清洁,保持局部干燥,勤换鞋袜,公共场所尽量不穿公用拖鞋;家里洗脚盆、擦脚巾、拖鞋与他人分开使用,预防相互传染;

  2)平时穿透气性好的鞋袜洗脚、沐浴后擦干趾间缝隙;

  3)足癣是股癣、手癣、甲癣的重要传染源,需积极治疗

  3. 虫咬皮炎:

  夏季,昆虫活跃,蚊子、螨虫、跳蚤、蚂蚁、臭虫、蜂等叮咬后,因叮咬刺激或其分泌的毒液注入人体,引发过敏或炎症反应。

  预防:

  1)保持环境卫生,通风干燥,被褥定期暴晒,保持地毯、毛毯清洁;

  2)饲养宠物猫狗,做好驱虫,定期清洁;

  3)夏季使用蚊帐,防蚊手环等防虫用品;

  4)在野外、公园、池塘游玩,或是家里小菜园劳作,穿长袖,并扎紧袖口、裤腿等。

  五、情志调养:静心宁神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夏季容易出现心烦气躁的情况。建议通过书法、绘画等静态活动来怡情养性;每天早晨起床后闭目调息5分钟(方法:舌尖抵上腭,深呼吸至丹田);尽量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

  养生小贴士:可自制代茶饮——取莲子心2g、麦冬5g、淡竹叶3g沸水冲泡,具有清心除烦的效果。若出现持续心悸、失眠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辨证调理。

  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 卢益萍

  审核: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冯常青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