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换季时节的健康守护指南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这两句谚语生动描绘了此时的气候特点:白天仍有暑热余威,早晚却已渐生凉意,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在这个夏秋交替的关键时期,人体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掌握科学的养生方法尤为重要。
应对“秋乏”:起居调摄养精神
处暑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新陈代谢也随之进入调整阶段,“秋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身体为适应季节转换而出现的生理反应,此时保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建议比盛夏时节提前半小时入睡,早晨稍晚起床,每天争取多睡一小时,通过高质量睡眠帮助身体恢复精力。日常可经常按揉太阳穴,用指腹轻揉3~5分钟,能有效提神醒脑、缓解疲劳,改善“秋乏”带来的不适。
运动有道:顺时敛阳防损伤
秋季宜“收”,运动养生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此时不宜再像夏季那样进行剧烈运动,尤其对老年人而言,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过度消耗阳气。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避开正午高温时段。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切忌大汗淋漓后吹风受凉。
饮食调理:滋阴润燥护脾胃
饮食调理要顺应“秋燥”特性,重点在于滋阴润燥、健脾养胃。处暑时节应多喝水,以温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保持呼吸道和消化道湿润。虽然白天仍有热度,但切忌贪凉饮冷,少吃冰镇食品和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泻。
巧防便秘:简单运动护肛肠
日常饮食宜清淡均衡,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梨、葡萄、冬瓜、山药等。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预防秋季常见的便秘问题。针对便秘困扰,可坚持做提肛运动: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组10-15次,每日2-3组。这个简单的动作能促进肛门括约肌运动和肛周血液循环,增强肠道蠕动,不仅有助于排便,还能有效预防痔疮等肛肠疾病。
心境调适:顺应秋气养平和
处暑带走了盛夏的酷暑,带来了秋日的清爽。此时养生不仅要关注身体调理,更要注重心境的平和。顺应自然收敛之气,褪去浮躁、沉静下来,在早晚微凉的秋风中漫步,在晴朗的秋日里登高望远,让身心与自然同频共振。遵循时节规律,做好起居、运动、饮食的全方位调理,才能在这个换季时节保持健康活力,安然迎接金秋的到来。
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主任医师 周天羽
审核: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李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