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页面

寒露养生不迷路!从“穿暖”到“吃对”的小细节

来源: 健康辽宁发布时间:2025-10-08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个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气候由凉爽向寒凉过渡。

  登高是寒露的重要习俗之一。寒露时节,秋高气爽,天空格外湛蓝,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人们登上高山,俯瞰大地,五彩斑斓的景色尽收眼底。古代就有重阳登高的传统,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且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也十分适合登山,慢慢地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融入了寒露节气。登高不仅能锻炼身体,还着“步步高升”“高寿”等美好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寒露吃芝麻。”随着寒露的到来,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人们需要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芝麻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具有润肠燥、排毒、补血、明目、润肤等多种功效,正好契合了寒露时节的养生需求。“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柿子不仅口感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润肺、清热、生津等功效。在这个时节吃柿子,不仅能享受美味,还寓意着“事事如意”“富贵吉祥”。柿子的“柿”字与“事”谐音,人们借吃柿子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寒露养生须知

  (一)保暖要点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之后,气温逐渐降低,保暖成为养生的首要任务。脚部一旦受寒,寒邪就容易通过经络传导至全身,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感冒、咳嗽、关节疼痛等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添衣,特别是要注意脚部的保暖,穿上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除了脚部,颈部、腰部、腹部等部位也不可忽视,大家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如穿上高领毛衣、系上围巾、戴上护腰等。

  (二)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寒露时节,人们的饮食应注重滋阴润燥、润肺益胃。芝麻、核桃、银耳、百合、莲藕、梨、柿子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芝麻富含油脂,有润肠燥、补肝肾的作用;银耳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百合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这些食物可以煮粥、炖汤或清蒸食用,既能享受美味,又能滋养身体。此时,大家应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秋燥,损伤肺阴。

  (三)运动锻炼

  秋高气爽的寒露时节,是进行运动锻炼的好时机。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能调节情绪,让人心情愉悦。大家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大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出汗后受凉。

  寒露时节,我们在感受浓浓秋意的同时,也要注重养生保健,为即将到来的寒冬筑牢健康根基。从保暖防寒到饮食调理,从运动锻炼到情志调节,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希望大家能将这些养生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寒露时节。

  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医师 李周阳

  审核: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名医堂主任中医师 王圣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