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卫建〔2024〕39号
滕雅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地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认真研究了您建议的内容,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省规范配置AED,提升农村地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普及,为心源性猝死患者争取黄金抢救时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省围绕相关工作也提出并落实了很多举措,具体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政府主导和部门协同推进相关工作。为有效提升全省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2016年,省卫生健康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开展全民卫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建设工程,并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被列入《辽宁省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为有效推进此项工作,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委宣传部、省红十字会等9部门制发了《全民卫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建立了由省政府副秘书长为召集人的“全民卫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建设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政府主导和部门协同推进,以开展卫生应急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等“六进”活动为抓手,推动全民卫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建设工程深入开展。预计到2030年全省公众卫生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普及率达到60%和急救技能培训率达到15%;完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及人群密集场所急救设施、设备投放,到2030年公共场所每万人AED配备率达到1-2台。
(二)加强对乡镇医护人员及村医的培训。省财政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卫生健康委部门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才培养和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等,支持各地急救中心协助做好行政区域内村医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技能培训。沈阳急救中心、大连市急救中心作为急救培训基地,每年对省内各地市的县级急救中心50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开展急救技能提升培训项目,通过技能提升带动县域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的提高。2018-2019年沈阳急救中心对该市涉农地区的700名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及村医开展心肺复苏及除颤器(包含自动体外除颤器,即AED)的使用培训,大连、锦州等市急救中心也不定期开展类似培训工作。
省财政厅针对红十字会依法履行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的职责,连续多年安排资金支持其组织开展救援救护志愿者师资培训和应急救援队培训演练等,培养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救援救护和应急救援能力。
(三)强化农村地区居民培训。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农村急救体系建设方案(2011-2013年)》要求,督导14个地市的卫生健康委做好所辖行政区域的农村急救体系建设工作,构建县级急救中心→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农村急救体系,为乡镇卫生院配置救护车辆,培训转岗全科医师,在县级急救机构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协助参与现场救治和患者转运,并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对村医开展急救培训,通过此项措施提升我省农村居民急救保障能力。
(四)提升公众卫生应急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十三五”以来,省卫生健康委多次牵头组织大型活动,着力提升公众卫生应急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举办了“辽宁省全民卫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和现场心肺复苏术演示与培训积极落实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有关要求,各市院前急救机构开展面向公众的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术的培训,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以及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全民普及,引导公众包括农村村民正确处理突发急救事件。沈阳、大连、锦州等地市院前急救机构均利用“六进”活动提供各类急救培训,并通过急救志愿者团队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农村推广急救知识培训,在学生中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年获益受众达万人,从而不断提高全省居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和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应急救助能力。
(五)推进公共场所投放AED及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工作。近年来,我省注重公共场所AED投放工作,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和社会捐赠,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投放配置AED,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在各市已投放712台AED,同时,各市红十字会对投放AED的相关部门开展心肺复苏及AED使用的专项应急救护培训2000场,培训80000多人,为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正确使用AED打下基础。围绕《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目标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和培训,统筹各类资源,通过政府出资、慈善捐助、社会资本介入、公共场所自行购买等形式,不断增加我省公共场所AED配备数量。特别是针对各级财政投入不足或无资金投入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发挥社会资本作用,先后走访调研了沈阳桃仙机场、沈阳地铁集团、沈阳铁路、高校等部门和单位,试图以广告、售货等形式投放应急救护平台(含AED和急救包),实现应急救护与120平台的无缝对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逐步推进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工作
我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AED的管理应用,从多个层面推动AED普及使用,完善公众急救支持性环境。一是省红十字会将发挥红十字会的优势,带动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积极募集资金,通过“5·8人道公益日”等筹资项目,在公共场所增加AED投放数量。二是按照《关于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指导各地组织有关专家为当地地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提供技术支持,开展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等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推动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相衔接。三是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广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的指导意见》(交人教〔2021〕45号)要求,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在交通运输客运场站普及配备医疗急救箱,分阶段在具备条件的省际港口客运站,试点配备布红十字救护站、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如沈阳市下发《沈阳市公共场所增加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到2025年末,全是AED配置总数达到2500台,最终实现每10万常住人口配置100-200台AED目标。沈阳市相关部门共同完成AED管理、使用、培训、维护等工作,切实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意识、急救能力和急救水平;大连市由市红十字会承接在公共场所布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政府民生项目,2022年已在交通枢纽、公共服务场馆、行业服务窗口等公共场所配置AED机100台;锦州市将公共场所设置AED的提案作为市政协领导的督办件,市政府高度重视,申请财政资金购买4台AED放置于公众场所。四是各部门共同研究推动我省《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地方标准尽快出台。
(二)加强急救知识在农村地区普及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农村地区居民健康保障能力和急救自救能力,做好农村村医基本生命支持术的培训和复训工作,我省一是坚持加大投入与深化改革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继续完善农村地区急救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基层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同时,强化农村村医急救能力培养,健全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加大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推广和普及,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急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制定长效、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全面提高农村急救服务能力。二是引导城镇退休执业医师到农村开设卫生室进行执业或引导城镇在职执业医师到农村卫生室进行多点执业,以此提升农村诊疗救治能力。三是要求各县(市、区)对涉农地区的县(市、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督导相关医疗机构加大加强对本地区村医及农村村民的健康知识宣教,做好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工作。四是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 “安全生产月”活动,继续深入开展“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卫生应急“六进”活动,普及卫生应急、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宣传,加强AED的使用培训,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通过部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以及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传播官方拍摄的宣传视频、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综艺节目、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包括AED使用以及心肺复苏在内的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农村居民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减少突发事件对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卫生健康事业!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