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关于以医联体为依托规范推进医生多点执业的建议(第12020445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5-27

         

编辑:卫生计生管理员

        

来源:

孙思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医联体为依托规范推进医生多点执业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认真研究了您建议的内容,您提出的政策建议对于我省做好医联体建设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省围绕以上内容也提出并落实了很多政策举措,现做以汇报。

  目前,我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正在全面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分级诊疗制度稳步实施。历经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以提升基层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以三医联动为契机,以强基层为目标,坚持政策咬合发力,抓好典型示范样板,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群众健康服务模式优化转变的“辽宁特色”。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工作部署,因地制宜开展医联体建设,实现了从试点推进向全面铺开转变。截至2018年底,全省124家三级医院全部牵头参与医联体建设,医联体总数达到285个,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670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提前完成省政府“重强抓”专项行动医联体建设全年工作任务。

  一、患者就医流向逐步变化

  各地在建设和发展医联体过程中,充分发挥牵头医院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逐步获得了群众的信任,有效推动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据统计,全省14个市医联体内上、下转诊患者比上年同期均有显著增长,并且下转患者增幅明显高于上转患者增幅,特别是省级医院诊疗人次增幅已呈现放缓或下降趋势,群众“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理念正逐步形成。

  二、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通过医联体建设,带动了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和服务的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放心选择就近就医。2018年,省财政已投入9928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完成173所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标准化建设。为15个重点贫困县的100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价值8000万元的检验、影像等必要设备。截至9月底,全省7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建设标准,9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医联体内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便民惠民政策,群众就医更加便捷。鞍山、丹东、营口、葫芦岛等市加强医联体内牵头医院和基层医院联合病房建设,为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全省三级医院推行日间手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5家医院获批国家级试点,极大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手术时间,医联体内基层医院为患者提供随访等接续服务。2018年,全省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近15%,床单元使用效率普遍提高,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医联体建设和发展,有效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水平提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6个省级会诊中心,覆盖全省44所县医院,实现省级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对基层下沉。全省农村住院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连续两年稳定在85%左右。以大医一院为代表的多家省级医院在社区设立专家工作站,实现“专家请进来,技术传下去”,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基层医护队伍,切实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沈阳、大连、抚顺、本溪、盘锦等市在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中,以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为支撑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强化对基层服务体系的托底保障,实现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同质化,建立“专科+全科”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盘锦市大洼区人民医院医联体试点建立服务、利益、责任、发展、管理共同体取得成功,现已在区内其他卫生院进行复制。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与10家乡镇卫生院、110所村卫生室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基层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解决了患者在小医院就医“治得好、接得住”的问题。

  四、信息平台进一步联通

  通过省级“健康云”平台推动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最远辐射至对口支援的新疆塔城地区。沈阳、大连、鞍山、辽阳、盘锦等5个市已实现县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全覆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点打造全省最大的远程心电中心,覆盖539家医疗机构,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提供服务30余万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远程医疗联盟已跨出辽宁,覆盖到10省117家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医联体内5家医院完成了医生诊室间的“点对点”即时远程医疗辅助网络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医疗信息传输共享展示平台,极大方便了上下级医院医生的实时沟通,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肯定。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加快建立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影像会诊中心,为214家参与协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近10万次,带动了辽南地区基层诊断水平的普遍提升。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7年已先后成立辽西首家远程心电技术服务中心和远程影像技术服务中心,为基层单位完成诊断1.1万次。省人民医院利用“互联网+医疗”实现多项远程医疗服务,其中远程心脏超声及远程冠脉CT实时诊断已走在省内乃至东北前列。辽宁省肿瘤医院在开展远程影像、病理基础上,增加移动会诊、远程图书馆等远程服务,实现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医联体内充分发挥信息系统支撑作用,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全省14个市均不同程度实现了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基本搭建,以牵头医院为龙头,形成了区域远程影像、检验、会诊中心,实现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上级医院集中诊断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服务模式。辽阳市智慧卫生平台基本实现了6家二级以上医院和655家基层医院的信息互联,完成协同门诊954例,双向转诊4690例,家庭医生线上签约近5万例。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发并在医疗集团内使用380余台“手机问转诊系统”,覆盖社区居民3万余人。

  五、医疗资源进一步有效共享

  目前全省经多机构备案的医师总数达8900人,按照我省出台的“医师在医联体内多机构执业无需备案”的政策规定,全省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的医师已近2万人。为促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我委会同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工作的通知》,充分释放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生多点执业的限制条件,医生的流动更加自由,社会办医疗机构获得更坚实的人才保障,在全国起到了先试先行的作用。

  医联体内普遍建立专家定期到基层出诊长效机制并按职称给予每天180元-300元补助,大连、阜新等市将下沉专家补助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目前,我省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净化和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迅速,已增加至40个,较2017年翻了4倍。医联体内不同医疗机构及第三方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全省现已达到320家。牵头医院普遍向医联体内成员医院提供检验、影像一体化服务,患者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预约大医院检查检验,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

  六、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加速推进

  在省、市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通力配合下,2017年起选取营口市试点开展医联体医保按病种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确定20个病种和转诊管理原则,上转连续计算起付线,下转免收起付费,并增加了其他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受益患者已达到1800余人次,充分调动了医疗机构之间主动分工协作的积极性,为患者接受连续性治疗提供了保障。2018年7月,省级印发《关于鼓励医联体试点地区建立新农合总额管理制度的通知》,沈阳、大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盘锦等市的8个县制定试点方案。瓦房店市于8月份以政府名义下发文件,对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开展新农合总额付费,实行“总额控制、季度拨款、年终结算、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下一步,我省将充分发挥行政部门总体规划和调控作用,发挥行政推动力,促进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工作良性发展;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推动三医联动;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与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分配机制;加快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居民政策知晓度和信任度,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做好医联体建设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认真吸纳建议、改进措施,加快推动医联体建设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建设。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给予我们工作上的帮助和支持。

  联系人: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 曹燚鑫

  传真:024-23391902。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19年5月24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