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守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医疗服务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认真研究了您建议的内容,您提出的政策建议对于我省做好医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省围绕以上内容也制定并落实了很多政策举措。
我省卫生健康部门按照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健康辽宁建设和深化医改的任务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改革和改善同时发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一、提高站位加强领导,改善医疗服务取得实效
我省高度重视改善医疗服务工作,连续3年将“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等五项制度落实情况纳入省市政府目标考核责任书中,督促各市各医院加以落实。印发《辽宁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详细制定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感受最深切的地方做起,将改善医疗服务作为改善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群众就医满意度从2015年的85%上升到目前的93%。在2017年全国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中,我省门诊患者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一,住院患者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二,医护人员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五。群众满意度的提升,充分反映出改善医疗服务取得的积极进展。
二、以医联体建设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稳步实施
强化政府在医联体建设中的统筹规划作用,将推进医联体建设纳入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重点推进。会同省发改委等4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全省分级诊疗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全省医联体建设督导和第三方评估。全省124家三级医院全部牵头参与医联体建设,共组建城市医疗集团103个,县域医共体79个,专科联盟97个,建立省级远程会诊中心6个,医联体建设覆盖全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在大连瓦房店召开全省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现场会,推广瓦房店市组建管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各市积极探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医联体建设的有力抓手,推动了我省分级诊疗落地见效,“小病在社区、乡镇,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理念逐步形成。
三、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施三级公立医院和县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以章程制定为引领,提高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全部三级医院和149家二级医院完成了章程的初步制定。进一步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通过开展全省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价,发现短板,重点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诊疗能力。深入实施城乡对口支援,在省、市级医院帮扶带动下,县级医院新建临床专科46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9项。通过采取一系列帮扶举措,7家县级医院达到推荐标准,25家县级医院达到基本标准,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加强麻醉等薄弱专科建设,会同省发改委等6部门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拓展麻醉医疗服务领域,启动分娩镇痛试点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推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体系有效衔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创伤等危急重症医疗救治水平。以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为核心,建成胸痛中心78家、卒中中心72家、创伤中心27家。贯彻落实全省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护理事业发展,护理质控中心覆盖所有市,推动护理服务同质化进程。严格医师资格准入,规范组织全省医师资格考试,积极落实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等改革任务。
四、持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
一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全省医疗机构实施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省级各专业医疗质控中心积极开展专业基线调查、技术标准培训和督导等质控工作。全面推开医师、护士和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实施准入、监管等环节的全程电子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器官捐献和移植管理,重点加强人体器官获取和分配管理。严格执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等“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备案管理要求。连续4年举办全省青年医护人员岗位技能竞赛,促进职业素养持续提升。
二是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在医疗机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强化麻醉和精神类药品监管,全面实施电子印鉴审批管理。加强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管理工作,规范各地戒毒医疗机构规划、设置和监管工作。提高血液安全和供应保障能力,以《献血法》实施 20 周年为契机,开展无偿献血系列宣传活动,无偿献血总人次持续增长,连续五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省。规范合理用药管理,全省抗菌药物使用率等6项指标均低于国家相应指标,连续4年下降。创新建立医院药品使用“双十”监控及公示制度,全省医疗机构辅助药品采购金额平均下降40%。
五、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服务更加可及
2018年将医联体建设工作纳入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加以推进,以医联体建设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稳步实施。全省医联体总数达到285个,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670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并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三级综合医院达到100个病种以上。各地实现医学检验、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
六、护理事业发展稳步推进
我省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截至2018年底,我省注册护士总数达到18.5万,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达到55.12%,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24.14%。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明显提升。2018年5月我委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开展了“辽宁好人 最美人物”推选活动,最终评选出13名最美护士个人及2最美护士个集体,并于5月12日在辽宁电视台发布,充分展示了护理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形象。护理质量持续强化,依托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对各项制度进行统一规范。加强了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填报工作,将其作为护理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2018年105所医疗机构新加入平台,在报送的数据中,反映护理工作质量的部分敏感指标,如导尿管、胃肠管、中心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等指标连续三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逐渐低于全国平均值,反映出了我省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护士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举办“2018年度辽宁省医疗机构护理岗位技能竞赛”,增强护士的急救意识及应急能力。
七、积极提升职业素养,深化改善服务内涵
作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延展深化,我省持续深入推进以“提升职业素养 树立行业新风”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杯”创建活动。连续多年组织全省卫生计生系统青年医师、护理岗位技能训练与竞赛,以依法规范执业、岗位基本技能、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内涵、医患有效沟通、医学人文关怀为重点,对各市和省直医疗机构开展医务人员基本技能岗位训练整体情况进行考核。2015-2018年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共有千余家医疗机构,近15万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岗位技能训练与竞赛,有效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制度落实,广大医务人员立足岗位、积极参与,职业素养明显提升。凝聚和传递卫生计生行业正能量。
八、改善与改革同步发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为改善提供了新动能,改善为改革创造了好环境。辽宁进一步放宽社会办医政策,形成多元发展格局。省政府出台《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连续3年印发《辽宁省社会办医投资指引》,东北国际医院、沈阳积水潭医院等一批高品质民营医疗机构落户辽宁。全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2.3万个,占医疗机构总数的65.26%。共有社会资本举办医院845家,占医院总数的63%,社会办医床位占比达到27%。全省共批准设置二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117家,吸引社会资本超过259亿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丰富了我省医疗服务资源,通过与公立医疗机构展开有序竞争,满足我省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就医需求。全面推开医师电子注册,积极降低准入门槛,将床位在300张(中医200张)以上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至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所有审批事项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医学影像、血液透析、安宁疗护等新兴医疗机构。目前已设置审批各类新兴医疗机构40余家。
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和坚强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全省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为健康辽宁建设贡献力量。
下一步,我省将抓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在医联体建设上争取有新突破。综合运用资源整合、三医联动两个机制,有效盘活存量,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着力做到区域、城乡、上下和急慢“四个分开”。实施新一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加强院前急救、护理、血液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与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分配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大力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抓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提高居民政策知晓度和信任度,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认真吸纳建议、改进措施,加快推动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工作建设。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给予我们工作上的帮助和支持。
联系人: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 曹燚鑫
传真:024-23391902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19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