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卫提〔2020〕64号
侯平委员:
您提出的《健康辽宁 预防先行》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新冠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害,疾病预防、疫情预防、预防先行将是卫生健康部门今后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您的提案,我委高度重视,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推进健康辽宁建设情况
(一)主动作为,政府主导推进健康辽宁建设
人民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就卫生健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辽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健康辽宁建设,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省政府“重强抓”工作内容,并先后出台了《“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健康辽宁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文件,指导省直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做好具体工作,同时我委还将健康辽宁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内容,全省健康辽宁建设已经形成省市县上下贯通、省直单位横向协作的工作格局,健康辽宁建设稳步推进。
(二)预防为先,加强医疗卫生系统专业能力建设
1.加强区域诊疗中心建设。2019年9月,我省成为第一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省,按照《辽宁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区域医疗中心的重点任务包括提升预防水平,目前我省已积极组织申报儿科、口腔、癌症、心血管、创伤、呼吸、神经等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我委积极促进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有机结合和融合,围绕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和不良行为提前干预,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措施,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
2.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我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这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系统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医学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精妙的健康理念。为了进一步发扬中医药治未病的特有优势,2020年我委积极协调中央财政资金530万用于建设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认真组织实施《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全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目前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已全部开设治未病科,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伏九贴、春秋分贴、膏方等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3.加强健康档案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工作要求,我省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立档管理工作。依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的内容,为辖区内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及健康体检服务,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三)健身运动,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仅2019年就完成了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551”民生工程。全省建设1000套农民健身工程、500套全民健身路径、50个笼式足球场、10个美丽运动乡村。2019年末,全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率90.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7平方米;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数量为15100个,实现有条件的行政村全覆盖;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17.9万人,达到每千人4.1人。健身站点总数达到14503个。积极推动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全省有46家大型场馆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连续多年以“健康中国,运动辽宁“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百万市民上冰雪、登高、马拉松、徒步、自行车骑行、帆船帆板、球类、广场舞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四)医保护航,发挥基本医疗保障作用
完善医疗保障待遇保障机制。在实现城乡待遇政策等制度框架一致的基础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基本医保、补充保险与医疗救助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用药保障能力,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建立健全门诊统筹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对“两病”参保患者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由统筹基金按政策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全省200万高血压患者、90万糖尿病患者从中受益。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两病”用药医保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二是全省制定了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年度补助、优化异地就医经办流程、开展省直医保DRG付费改革等8项政策措施,调整完善了女职工生育门诊保障政策,降低了省直医保参保人员的就医负担。三是拓展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功能,为满足广大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和预防疾病的需求,在原有个人账户基金使用范围基础上,允许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购买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的国药准字号药品、健康体检、疫苗接种等费用。
(五)补充保障,体现商保多元化保障能力
积极开展各类商业健康保险业务。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承办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业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保障需求。职工大额、大病保险业务基本实现全覆盖,为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建档立卡,全省87.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基础上的第四重医药费用保险保障,2019年,该项目实现保费收入8750万元,共向15.7万人次支付赔款6297.4万元。截至2019年末,全辖共有67家商业保险机构经营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共计实现保费收入131.45亿元,同比增长27.73%,实现保费收入17.75亿元,同比增长19.23%。
(六)舆论引导,媒体加强正向健康宣传
积极宣传健康辽宁建设。2019年以来,辽宁日报先后刊发《健康辽宁幸福之基》《健康辽宁行动实施方案》《19个专项行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一一解读健康辽宁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报道50余篇。邀请健康科普专家在辽宁广播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开设《健康一身轻》《北方名医》等健康类节目,充分利用《辽宁新闻》《第一时间》《直通市县区》等电视栏目及“北斗融媒”APP等播发了健康辽宁各类报道百余篇,大力宣传我省卫生部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反映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工作举措和成效。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全力做好抗击疫情宣传报道,及时通报疫情动态,特别是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科普知识,提升群众疫情防控能力,提高健康意识。
二、工作存在不足
虽然健康辽宁建设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分级诊疗发展不均衡,仍存在“重治轻防”的思想顽疾和不良生活习惯,体质监测和风险评估认知度低等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上的短板和不足显现出来,亟待解决。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
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作用,依托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力打造辽宁省中医治未病中心,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辐射全省。大力加强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建设,使之成为区别综合医院的特色品牌。服务基层,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让更多人民群众受益。
(二)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提高应对一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省委编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体系独立设置的有关工作要求。做好全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机构改革工作,推进我省公共卫生事业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健康有序发展。二要加强常见、突发疾病防控监测和应对能力。全面加强疾病风险监测评估工作,研究环境与区域性生活方式与疾病影响关系。健全疫情直报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疾控中心、传染病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预防,提升应急工作效率。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制定和演练,提升应对能力。三要创新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社会综合治理优势,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改善、美化生活环境。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对疾病预防支撑作用
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待遇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严格医保目录管理,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研究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加快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等新增中医药诊疗项目审核。
(四)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建设农村地区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2020年将建设农民健身工程200套。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省选10个乡村建设美丽运动乡村工程。采购新国标城市健身路径100套,对老旧健身路径进行更换。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能化,配合大数据和区块链,建设城市智慧健身工程50套。投入350万元建设户外无人值守健身房7套。
(五)加强舆论宣传提倡健康新风尚
全省宣传部门组织各媒体加大健康辽宁报道和相关知识普及力度。一要充分利用我省各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两微一端”新媒体等平台,办好健康类节目,加大健康辽宁、预防先行宣传力度,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要加强主流媒体引导,坚决杜绝商业医疗广告误导,加强对电台电视台健康节目监管,确保播出高质量的健康栏目。三要利用新媒体做好报道,全媒体上阵、多渠道发布、立体化呈现,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邀请权威健康专家通俗解读,科普健康知识,加强互动交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2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