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关于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健康辽宁的建议(第1204006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卫生计生管理员

        

来源:

辽卫提〔2021〕50号

简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健康辽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养老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是未来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国家层面上,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整合信息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11个部委办局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走医养结合道路,特别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提出了要求和意见。

  从我省层面上,为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养老政策和发展健康产业方针,我省制定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我省制定出台了《辽宁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和《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对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和产业发展均做了明确要求和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辽宁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引领带动辽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2018年3月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民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和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中就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服务提出了试点和示范基地种类和标准,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行业标准和管理监督进行了有益尝试。另外,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中医类医疗机构,要从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出发,主动拓展服务领域,全方位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一是在医疗机构内开设治未病科、老年病科、康复科。二是建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三是与养老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上门为老年人开展中医药服务,在养老机构开设老年病科等。四是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有效缓解了养老和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医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不到位问题。对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引领带动辽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全省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已经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辖区内养老机构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为养员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此项工作已列入省政府年度工作和省卫生健康委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省卫生健康委在营口、大连、朝阳等地,以“亲和源”温泉疗养院等为代表的5种中医药养老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目前正在推广普及。从2018年开始省卫生健康委与省民政厅联合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和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打造我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同时鼓励建立社会办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方便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2018年,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总数达到236个,床位总数2.6万张,全省90%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71家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2020年,我省通过复核、评审确定45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

  在新兴医药产业上,2019年我省有规上医药产业企业173家。其中,医药制造业147家企业,包括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32家,化学药品制剂制造33家,中药饮片加工24家,中成药生产37家,兽用药品制造2家,生物药品制造16家(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3家),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2家,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1家。专用设备制造业26家企业,包括制药专用设备制造4家,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8家,医疗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1家,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6家,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2家,康复辅具制造1家,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4家。形成了以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为主体的医药工业体系。其中以东北制药、沈阳三生、辽宁成大、远大诺康等为代表的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35家,上市公司4家,分别为东北制药、沈阳三生、辽宁成大和兴齐眼药。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多年支持和培育,辽宁省医药产业逐步形成了包括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在内的创新研发体系和以东北制药、沈阳三生、华润本溪三药等行业骨干企业在内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在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链条上,目前拥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国家级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9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3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初步搭建了从药物源头发现到制备再到评价的完整药物研发链式体系,特别是在新药筛选、新药质量评价、药物制备、道地中药材种植、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发酵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依托东北制药、沈阳三生等行业骨干企业组建了化学制药、基因工程制药、现代中药、新型疫苗等10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需求与科技研发对接,初步完成我省医药产业的创新平台布局。

  省政府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2019年-2021年2月,省财政共计筹集拨付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补助资金3亿元(其中2019年筹措拨付0.9亿元、2020年筹集拨付1亿元、2021年截止到2月末已筹措拨付1.1亿元),加强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开展中医药临床学科能力建设、中医特色康复中心、基本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及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能力建设等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以及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支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及中药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调查工作,建立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开展道地中药材炮制技术与标准研究,为制定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和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中药材生产合理利用布局提供依据。支持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促进项目,促进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普及,提升全省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省发展改革委支持省级中医医疗机构扩建工作。2018-2019年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扩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综合楼项目和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病房科研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立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安排省本级配套1950万元支持项目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疗机构扩建工作。“十三五”以来,我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2856亿元,支持铁岭市开原市中医医院中医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等10个县区中医院建设项目,重点提升我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中医医疗机构的治未病科室与健康体检结合,积极开展健康体质辨识、亚健康与慢性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指导、危险因素干预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我省积极探索出了融医疗、养生保健、康复于一体,带动、辐射院外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医院发展模式。开展中医理念、技术、产品的社会输出,建立养生保健基地、集团、连锁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研发、改进、推广中医体质辨识评估及干预技术与产品。鼓励中医师在完成所在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到社会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2亿元,安排省本级基建资金0.8亿元,支持49个公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支持7个普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能力。

  省民政厅积极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发展到2217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584家、民办养老机构1633家,所有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省民政厅牵头印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4〕4号),明确就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等内容提出要求,为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基本政策依据,明确了工作重点。二是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我省先后有沈阳、大连、盘锦、辽阳、营口、锦州、鞍山、抚顺、丹东作为国家支持的1-5批试点城市,并得到国家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我省自2020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20年在全省11个县建设100个街道和社区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三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与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辽卫发〔2018〕24号),并在全省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同步部署和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征集筛选总结各地医养结合创新模式和典型事例13则,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借鉴,为社会各界参与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提供了有效做法和样板。与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全省医养结合工作经验交流培训会议,总结成绩,推广经验。持续对符合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和机构责任保险费补贴,降低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和风险,吸引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四是积极探索特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和示范基地建设,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有效模式。组织沈阳、大连、盘锦市正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已经探索出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模式,其中包括沈阳万佳宜康、大连林海等医养结合有效模式。五是支持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针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我省制定了人才奖补政策,规定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入职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给予4-6万元奖励补助。鼓励各地在省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真正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作用。各地陆续出台入职奖补配套政策,有的市补助标准最高达到10万元。联合省人社厅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岗位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通知》,逐步推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2017年,通过报请政府印发《辽宁省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四年滚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要求各市实施养老护理人员培养培训计划,逐年推进,到2020年实现轮训率100%的目标。各地依托培训基地抓紧开展培训,其中大连市的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事例。还统一组织开展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有64人获得国家四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通过选拔培训推荐4名养老护理员参加了人社部组织的2017年中国职业技能大赛,3人获得三等奖,1人获得优秀奖,省民政厅获得优秀组织奖。六是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工作。落实《民政部 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对申请举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按照首接责任制原则,及时办理审批。对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开展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申请养老机构许可的,民政部门予以优先受理。符合设立条件的,自受理设立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颁发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鼓励养老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养老机构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通过按规定独立设置医疗机构、设立医务室或引入医疗机构分支、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辟绿色就诊通道等多种方式,提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全省已有55%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含中医药服务),其中,据省卫生健康部门数据,独立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有100家左右。七是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全省搭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52个,联通老年人和各类养老服务加盟商及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填报全国养老机构业务管理系统的同时,启用了“辽宁省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起详细的养老机构信息数据库。我省沈阳东软熙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大连长者小镇养老发展有限公司等12个单位和街道(乡镇)经申报被国家公布列入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

  健康旅游是以满足人们健康和旅游需求、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医疗康复、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服务为内容,以旅游、休闲、度假为市场形式和消费途径的综合服务体系,是新兴现代服务业态,涉及多个领域,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相互交叉、关联度大、聚集度高等属性和特点,是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发展健康旅游服务,对扩大就业、拉动内外需求、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建设健康辽宁意义重大。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旅游景区景点资源特点,引入医疗康复、养生保健、健康养老等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档次和健康服务水平。鼓励旅行社等旅游服务企业,增加健康旅游服务内容,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开发形式多样的健康旅游产品,串联健康旅游线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组织引领大众到健康旅游目的地接受健康旅游服务。引导各健康旅游目的地单位之间建立协作关系,发挥1+1大于2的效应。宣传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巨大商机,使社会资本广泛投入健康旅游领域,创造丰富的健康旅游产品,为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供方保障。持续在我省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示范单位评选工作。实现中医药与“绿色生态、康养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我省通过复核、评审确定54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

  下一步,我省将按照委员的建议,协同各部门,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和养老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2021年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建设20个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和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为抓手,让中医药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庭,针对不同群体和健康状况提供多样式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共同推动发展中医药与智慧养老服务相结合,开发和运用智能硬件催生新业态,推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中医药产业相结合,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重点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物品代购等服务,开发更加多元、精准的私人订制服务。支持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产品、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软件(APP)等设计开发。打通养老服务信息共享渠道,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源对接,促进养老服务公共信息资源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发倾斜。

  同时各部门继续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探索“医养结合”,尤其是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鼓励养老机构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通过按规定独立设置医疗机构、设立医务室或引入医疗机构分支、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辟绿色就诊通道等多种方式(均含中医),提高提供基本医疗(含中医药)服务的能力。二是指导各地继续探索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等有效服务模式。三是探索信息化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为中医药健康养老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撑。四是适时再出台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为健康养老产业服务。围绕医护相结合型人才培养等重点问题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予以支持,并建立稳定的机制进行长期维护和管理,

  积极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继续推动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开展“中医药智慧医养”健康产业试点项目。加快推动我省健康产业、中医药智慧医养产业发展,促进形成具有辽宁特色、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搭建卫生健康科技服务平台,优化整合全省卫生健康领域科技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医教研产销用”联合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以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健康产业的主要短板为工作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加强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研发应用和转化孵化,支持健康产业科技成果优先在本省转化,改造升级传统业态,壮大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高健康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孵化高水平卫生健康领域领军企业,促进辽宁卫生健康产业发展。

  推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将中医药产业发展作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点任务,夯实一产推动医药产业,强化三产拉动医药产业。一是构建中药材产业链条。开展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种养。培育10至15个药用植物重点保护圃、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15个“辽药六宝”等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二是提升中药质量。加大对气滞胃痛颗粒、尪痹片等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和上市后再评价支持力度。三是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将中药产业纳入辽宁振兴发展战略,支持以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和源自名老中医经验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为基础的中药新药研发,鼓励研发药食同源产品,鼓励以优质中药品种与资本、大型药企合作的方式培育、引进一批中药重点企业并逐步做大做强。四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支持清原县、桓仁县等地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搭建“人参节”等平台,打造辽药品牌。推进中医药与装备制造、信息工程等融合发展。继续在我省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示范单位评选工作。实现中医药与“绿色生态、康养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五是科学规划优势区域优势品种,推广道地中药材规范种植,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全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和成果,以辽宁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开展省区域范围内的地产中药材中药区划研究,在全省中药材主产区,遴选、建设一批人参、辽五味、白鲜皮、黄精等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和培训指导,进一步提高中药材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切实提升全省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为中医药高质量原料提供保障。六是创新机制,推进院内制剂省内医疗机构调剂使用新机制建设,为省内医疗机构中药院内制剂向中成药转化打好基础。七是继续强化“治未病”能力,建设2个省级治未病中心,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治未病科。研究推广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逐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中医药服务的占比。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21年5月17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