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强我省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第12040452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0-11

         

编辑:卫生计生管理员

        

来源:

 

辽卫提〔2021〕89号

汪孝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强我省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提案中所言,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正确领导下,我省接连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和歼灭战胜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但是,在疫情防控处置过程中,也同样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短板,这些问题和短板也正是我省传染病防控工作下一步发展的努力方向。近年来,我省在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分工合作。新冠肺炎发生以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省总指挥部,由省领导亲自指挥,下设若干工作组,由相关部门具体具体负责落实,建立政府牵头指挥,各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合力,指挥、指导、督促各级政府和部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二、推进疾控体系改革。5月13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成立,负责制定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监督的政策,指导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规划指导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导疾控科研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等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积极配合省委改革和编制部门研究起草我省疾控体系改革方案,将参照国家形式,结合我省实际,推进我省三级疾控体系改革工作,切实理顺疾控工作流程、职责分工等。

  三、健全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一是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更趋健全。全省各市、县(区)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均设有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共配有应急管理人员195人;全省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立了卫生应急办事机构或有专人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配备人员1041人。二是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日臻完善。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预案2800余部。其中省级预案17部,市级预案760余部,县(市、区)级预案2000余个,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三是卫生应急能力明显增强。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各1个,国家核辐射救治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依托省级医疗卫生机构,重新组建 8类10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市、县(市、区)共建各类卫生应急队伍近850余支,应急队员11600余人。

  四、推进疾控机构独立设置。新冠肺炎疫情使各级疾控机构的作用得到凸显,各级政府均直观、清楚地意识到疾控机构独立设置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必要性。为了适应疫情防控工作需要,2021年,我省大力推进各级疾控机构改革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均已完成独立设置,职责分工也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级疾控机构在本次疫情处置过程中更新的硬件设施,改扩建了生物安全实验室,流调、消杀等专业队伍也得到了有效扩充和实战锻炼,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五、强化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相关职能。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疾病预防控制科,全面参与推进医防结合工作,强化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定期调度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情况,切实提升报告质量,有效保障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强化人才队伍培养。省人社厅开展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公共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积极申报;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高级研修项目示范培训作用,支持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人民医院举办“医疗方舱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应用”“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管理能力提升”高研班。省科技厅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主体作用,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建设和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持续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稳步扩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数量,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共卫生领域各类机构申报设立博士后培养载体。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支持相关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引导技工院校开设医疗卫生行业相关专业,对接行业需求,针对性精准培养技能人才。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工作,通过举办现场或线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技术等业务培训短期内快速提升了各级疫情防控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快速有效扩充了专业技术力量。

  七、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省财政厅积极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常态化防控等多项政策方案,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全省各地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筹集安排资金15.9亿元,支持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支持建设沈阳、锦州省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省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设,提升全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能力。通过统筹抗疫特别国债等相关资金,支持市县重大疫情救助基地项目等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支持重点传染病监测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二是筹集安排资金12.9亿元,支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充实公共卫生应急物资政府储备、支持产能备份建设、增强医疗物资和装备应急转产能力等重点任务,对重大传染病防治专用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的采购、轮换、管理及利息费用支出予以补助,着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动员能力,支持国有及民营企业开展必要的产能备份建设和增强应急转产能力,形成可持续的医疗物资、装备供给能力;保障防疫物资采购、供应,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三是支持省内重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生物医药企业等优势科研力量,在防治技术研发、药物及疫苗研制等领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推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

  八、强化科技支撑。我省依托中国医科大学建立了“辽宁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干预技术和对策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辽宁省应急与传染病病原学检测重点实验室”,依托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建立了“辽宁省医疗防疫用品重点实验室”,依托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建立了“辽宁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为加强我省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技平台支撑。疫情发生以来,省科技厅快速下达4批次40个应急攻关项目,安排财政经费2000多万元,带动企业投入1亿多元,主攻病毒溯源、防控与防治技术研究、快速检测试剂研发、药物及疫苗研发、高端医疗装备与防护产品研制、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融合六个重点方向,快速攻克21项关键技术、自主研发37个防控产品,及时应用于防控一线,为我省形成疫情“可诊、可治、可防”良好态势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九、强化信息化技术建设。省信息中心以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及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纵向联动,打通20余个国家部委134个数据接口,支持40余个国家业务应用调用,横向协作,深化应用,为构建“三医联动”“智慧环保”等政务服务“多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政务数据融通、共享、应用效益。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疫情防控相关数据接口16个,为相关部门及地市提供疫情数据接口、防疫健康码数据接口调用服务7.6亿余次,汇聚并报送防疫健康码1.07亿条,累计共享“辽事通”健康码亮码行程轨迹数据1.3亿余条,为更精准、更迅速地进行疫情排查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服务保障。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编制、财政、人社、审计、科技、信息化等有关部门,深入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持续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各级疾控机构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持续投入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切实强化科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力度。

  感谢您对我省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的关心!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21年5月19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