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建议(第12040453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0-11

         

编辑:卫生计生管理员

        

来源:

 

辽卫提〔2021〕90号

汪孝男委员:

  您提出《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保障能力

  我省现有中医门诊部114个,中医诊所2151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中医馆1191个,建设率85.2%。省市两级综合医院都设置中医科,93%的县级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76%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近年,全省新建119个中医馆,预计到2022年实现全省中医馆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强化城市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指导帮扶,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共体,带动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建设省级推广基地和基层样板基地。研究推广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在全省范围内建设10个基层优质中医药服务区、200个国医堂。壮大基层中医药队伍。积极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专业医学生。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招收中向中医医师倾斜。实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加强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允许采用灵活的薪资政策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到基层服务。完善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

  二、关于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省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央转移支付和省财政补助资金项目设计上对接国家各类人才选拔培养项目,着力解决缺乏领军人才,基层中医药人才不足,现代管理和产业人才培养乏力等问题。开展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层中医临床专科技术骨干培训、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培训、“西学中”人才培养等项目。持续加强全国中医药优秀人才、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等项目的过程管理,开展集中理论培训,确保参训学员的教学质量,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链条。省人社厅将大力支持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中医药企业积极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培训项目,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三、关于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

  2021年安排中央财政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资金40万,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4家省属三甲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发展建设。今后将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支持医院间、科室间强强联合、优势联合。打造高水平中西医结合团队,加大中西医协同攻关和临床科研力度。鼓励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综合医院非中医临床科室按照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工作。临床类别医师经“西学中”培训考核合格后,可提供相关中医药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通过加强综合医院非中医临床科室中西医结合工作,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推进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院校开展医教协同和科研创新研究,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

  四、关于完善中药价格及中医医保政策

  省医保局严格执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1374种中成药、982种有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将经药监部门批准,由医疗机构生产并限定在本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591种院内制剂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按照待遇清单制度要求,省级可按国家规定的调整权限和程序将符合条件的民族药和医疗机构制剂纳入省级医保支付范围。目前我省已完成《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制剂目录准入及调整工作方案》制定、药品信息梳理等前期工作,将于近期启动专家调整评审。研究符合中医药规律的医保支付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组织专家开展“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支付相关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目前正积极推进研究成果转化,拟下发正式文件并开展骨折类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中医医疗机构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论证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肛肠、中医特殊疗法、中医综合类等8个亚类124个收费项目,将其中107个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等传统中医非药物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将中医针刺、灸法、推拿疗法、理疗等常见康复辅助诊疗项目也纳入目录范围。同时将符合条件且有定点医院的中医医疗机构,及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五、关于扶植推进中药种植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为更好地促进中药材质量提升,推动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按照《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的要求,科学布局,重点在宽甸、凤城、新宾、清原、本溪县、桓仁等地建设大宗药材品种人参、石柱参、辽五味、辽细辛、龙胆草、辽藁本、威灵仙、玉竹等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及其种子种苗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我省中药材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转变。加强对药农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在全省重点推广实施了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中药材优质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道地中药材安全生产技术等,提高了全省中药材产量及质量。加快中药材标准体系建设,于今年确定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一项。下一步,将重点加强五项工作。一是大力支持中药资源普查。结合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了解掌握原麝、黑熊、东北红豆杉、黄檗等药用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数量、分布地点、保护现状及人工繁育(培植)情况,为开展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二是积极保护拯救珍贵濒危中药资源。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措施,保护拯救原麝、黑熊、东北红豆杉等珍贵濒危中药资源,改善栖息地质量,扩大种群数量。三是继续加快建设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及种子种苗良种繁育基地。在我省药材主产区抚顺、丹东、本溪等地建设道地药材种子种苗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质道地药材品种,保障中药材生产用种安全,夯实产业基础。四是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升中药材品质。推行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等,推广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降低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五是加快完善中药材生产标准体系。抓紧对五味子、龙胆草、细辛、玉竹、桔梗等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修订、制定,进一步完善我省中药材生产标准体系,促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希望再提宝贵意见。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21年5月17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