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41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02

         

编辑: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管理员

        

来源: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何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重视与加强心脑血管病的宣教及预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认真研究了您建议的内容,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省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能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省围绕相关工作也提出并落实了很多举措,具体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是为做好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工作,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2012年,辽宁省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制定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教先行、学科合作、规范诊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的防控策略。

  二是我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的努力推动下,在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下,立柱架梁的基础性工作已初显成效,防、治、管结合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体系基本建立。2012年至今,在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支持下,辽宁省8个市13家基地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溪市中心医院、丹东市中心医院、锦州市中心医院、营口市中心医院、辽阳市中心医院、朝阳市中心医院和朝阳市第二医院)和25家基层医疗机构参与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累计完成了70万人的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工作,对其中发现的脑卒中高危人群15(含脑卒中和TIA者)开展了综合干预和追访工作。2014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和朝阳共12个地市的19个项目点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50余万人次筛查工作,其中发现高危人群12万余人,并开展了长期随访及干预工作。辽宁省心脑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体系已初步建成,并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

  三是为贯彻落实《健康辽宁行动(2021-2030年)》和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监测项目等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我省心脑血管疾病监测与综合管理体系,有效推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纵深开展,我省2023年启动辽宁省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2024年度辽宁省心脑血管事件监测项目覆盖我省全部14个地市的100个县区34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双100%覆盖2024收集各类心脑血管事件74数据正在进一步整理目前覆盖全省范围的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网络已初步建立,并正常运转。

  同时以世界卒中日为契机,强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制订并下发了《2024年辽宁省卒中宣传月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并督导实施。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院、社区、企业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优势,上下联动,深入百姓,积极宣传脑卒中早期识别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脑卒中防治相关活动,累计受益人数10万余人。以省疾控中心为例,其在202410月依托世界卒中日,组织在沈基地医院、市疾控及区县疾控在沈阳和平区安图社区开展卒中义诊宣传,并于辽宁疾控微信公众号上开展有奖答题活动,为安图社区民众科普了卒中首发症状识别与处理,倡导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建立心脑血管病防控专家组,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组织心脑血管临床诊疗、康复等领域的专家,加强健康宣教师资能力定期到社区、基层医疗单位等部门进行相关宣教及义诊,进一步明确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按照国家心脑血管筛查方案要求,充分总结目前已开展的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综合防控的经验和模式,建设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市(县)、乡镇/社区,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和应用,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同时加快推进我省心脑血管疾病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建立危险因素监测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心脑血管事件发病与死亡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综合管理等在内的全链条综合防治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作用,精准实施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和综合评价

  三是全力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将心脑血管防控宣教知识先在基层医务人员的心里“扎根”,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为抓手和突破口,开展心脑血管患者干预随访的同时开展健康宣教及指导,为探索区域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模式打下基础。

  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心脑血管防控科研工作,建立高校-疾控-各级医疗机构-企业之间的协调联合的科研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并实施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重大科研项目,实现科研与惠民并重。

  我省将继续努力,多措并举实现健康辽宁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总体目标。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25年64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