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春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辽宁省开展全民控糖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认真研究了您建议的内容,您提出的关于在辽宁省开展全民控糖的建议,对于有效控制慢性疾病发病率,提升公众健康意识,推动健康食品市场繁荣发展,切实减轻医疗系统负担,全面提升我省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省围绕相关工作也提出并落实了很多举措,具体如下:
一、关于“政策引导与法规保障”的建议
(一)糖税政策研究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糖税,也未出台低糖或无糖产品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支持乡村振兴、支持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协调、共享发展等一系列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符合条件的生产控糖、低糖产品的企业均可享受。例如企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项目的所得税免征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六税两费”减免以及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政策等。
(二)食品包装标识规范
省卫生健康委已于2024年启动《辽宁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辽卫发〔2025〕3号)。积极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在学校、餐饮业、超市、便利店、综合农贸市场等场所开展学校和餐饮业合理膳食宣传等相关活动,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的能力。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全省食品生产单位发出《关于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倡议书》,鼓励和引导全省食品生产单位,对“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标注做到位置明显、字迹清晰、表述易懂。2025年3月16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2025)正式发布,对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的标示要求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标准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中“糖”的范围及标注要求做出了新的规定,同时增加了“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的标示规定。
二、关于“强化公众教育与宣传”的建议
(三)全省健康教育行动
各级疾控中心结合每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在省卫健委、省疾控局的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合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宣传活动,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多级宣传网络,营造社会立体式健康宣传氛围。自行动开展以来,2022年全省共举办健康相关现场宣传活动及健康讲座10966次,媒体宣传报道行动相关内容1766次,直接受益人数达千万人次。2023年宣传月期间全省先后印发宣传月相关文件22个,参与宣传月活动的各类单位557家,累计举办宣传活动515场,开展健康讲座196次,现场参与人数近20万人,设立宣传拱门、条幅、led屏、展板等950余块,开发原创宣传材料2类,发放宣传材料158270份,发放各种健康支持工具5.8万份。省行动办引导各市及县区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平台微信公众号的作用,组织开展线上分享、宣传教育活动,全省累计开展线上科普宣传及推送转发303次,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宣传月相关内容71次,营造社会立体式健康宣传氛围,提高居民健康意识。2024年各地区分别在社区、公园、药店、食堂、村庄、大集等地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主题条幅、摆放宣传展板、发传单、开讲座、播放科普宣传视频、发放宣传品、设置免费健康咨询台和义诊等方式对大众进行了健康宣传。全年组织线下科普宣传活动560次,69634人参与;线上科普宣传270次,88673人参与;组织健康讲座201场,11505人参与;媒体报道74次;原创开发宣传材料3243份,印发宣传材料129844份;原创开发健康支持工具563个,发放健康支持工具19798件。
(四)新媒体传播矩阵
2023年通过“辽宁疾控”公众号组织了全省有奖知识答题,随机抽取的问题以减盐、控糖控油为主,涵盖了宣传月主题、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等知识点,并在答题前对公众进行了核心知识科普,寓教于乐,11964人次参与,覆盖全省14市,答对60%问题者占90.5%。联合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辽宁日报定期发送疾病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文章,计划开设“科学控糖”专栏,加入短视频、互动答题等融媒体互动方式进一步强化公众控糖意识。
(五)校园与社区专项宣教
我省曾专门举办过以全市中小学为重点场所的减糖行动,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及组织学生进行减糖手抄报展示等形式开展减糖知识宣传活动,多次、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在师生中营造了重视减糖、科学减糖的良好氛围。行动开展前后对全市健康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3023人进行干预效果评估调查,减糖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添加糖危害知晓率由55.5%提高到89.7%,高糖类包装食品知晓率由33.4%提高到80.4%,添加糖推荐摄入量知晓率由58.0%提高到82.1%;对于改变生活方式、提高控糖意识以及实施减糖措施的比例均有提升,调查对象中能够自觉控制添加糖摄入的比例由81.6%提升到83.1%,通过“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烹饪过程中少加糖”等措施进行控糖的比例也有较明显的提高。
我省各地市、县区大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认真组织技术培训,开展指导员“五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进学校、进医院。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条幅、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邀请医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科普。计划将进一步推进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建设,加强监督校园内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情况。将控糖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推动社区健康驿站增设“控糖咨询窗口”,组织营养师团队驻点服务。
三、关于“营造健康饮食环境”的建议
(六)食品供应结构优化
我省已于2024年启动《辽宁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辽卫发〔2025〕3号)。倡导健康充分利用体重管理新技术、新成果,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推动“三减”食品研发和生产,合理降低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的含量。鼓励线上外卖平台和线下餐厅提供“三减”食品和菜品个性化定制服务,鼓励配餐企业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提供营养配餐服务。
(七)公共场所健康管理
2024年辽宁省新建成健康支持性环境共计453个。其中,新建健康社区、单位、食堂162个。12个市完成了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健康超市、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社团、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和健康小屋/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街区的建设类别100%覆盖。计划施行校园周边“限糖令”,评选100家“控糖示范餐厅”,要求菜单标注糖分含量并提供低糖套餐选项。
四、关于“科技与创新支撑”的建议
(八)低糖食品研发攻关
我省鼓励低糖食品的开发,支持高等院校联合企业建立低糖食品研发创新中心,推动甜味剂替代技术产业化。鼓励食品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开发特殊膳食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工业用途食糖产品等健康、绿色、高附加值食品。
(九)数字化控糖平台建设
我省计划依托“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建立“筛查-风险评估-分层干预-监测反馈”的医防融合防控网络,通过智能穿戴设备采集数据,为高风险人群推送个性化干预方案。深化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营销等环节应用,升级产品结构。在食品工业领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引领行业发展。
五、关于“保障实施与动态监测”的建议
(十)跨部门协作机制
省卫生健康委已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民政厅、省文旅厅、省体育局等17个单位及省属各医疗机构、省内各高校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全省“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等专项活动。
(十一)专项基金与评估机制
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资金,重点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控制管理的支持力度,提升全体公民健康水平。一是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2024年,安排资金24.7亿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年人均标准提高5元,提升至94元,支持开展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积极促进疾病预防控制。2024年,安排资金3.7亿元,重点支持包括慢病防控能力建设、慢病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病发病登记、自然人群慢病危险因素调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民健康的重要部署,以本次提案办理为契机,协同各部门扎实推进控糖政策研究、公众教育、食品环境优化、科技研发及动态监测等五大核心任务。我们将持续强化跨部门协作与公众参与,定期评估控糖成效,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为降低慢性病负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保障,奋力书写健康辽宁建设的控糖新篇章。
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卫生健康事业!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