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医疗援疆团队一季度手术治愈率达100%
“不用开刀就能治好骨折,这手术太神奇了!”近日,在额敏县人民医院病房里,54岁的患者何晶叶激动地说。
之前,何晶叶因意外摔伤导致右肱骨干骨折,加上她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给治疗带来较大挑战。
3月20日,在辽阳援疆医生、额敏县人民医院骨科业务主任孔祥喆的指导下,当地医生为何晶叶做了手术。仅在骨折的地方开了几个小口子,插入髓内钉,就把断骨复位固定好了。
何晶叶说:“术后复查的时候,发现骨折复位得挺好,髓内钉也很稳,现在右胳膊恢复得不错。”
这项肱骨骨折闭合复位multilock技术髓内钉手术,在额敏县人民医院是首例,也是辽宁省第十一批“组团式”医疗援疆取得的最新成果。
自2011年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至2024年年底,辽阳市为额敏县人民医院投入资金8409.16万元,先后派了十批共38名医疗人员开展援疆工作,还有七批共30人进行柔性智力援疆。
这些援疆医疗人员,累计接诊了1万多名患者,开展各类手术500余例,为4.05万名患者看病治疗,填补90多项手术空白,还带了190多个徒弟。2023年,辽阳市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额敏县人民医院建立了皮肤科、病理科、口腔科、眼科、急诊科5个援疆专家工作站,有效补齐了学科技术短板,打造了一支有经验的本地医疗队伍。
2025年,孔祥喆等6名辽宁省第十一批“组团式”援疆医疗专家来到额敏县,通过“专家工作站+本土团队”共同发展的新方式,既为患者治好病,又教本地医生本事,给患者带来了更多好处。
仅今年一季度,援疆医疗专家团队创新开展了23台以前没做过的手术,治愈率达100%,甚至还有哈萨克斯坦的患者跨境求医。
两次援疆的辽阳援疆医生、额敏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梁尚伟说:“我们将持续充分发挥‘组团式’援疆医疗专家作用,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都留在额敏,保证每项新技术都有人能接着干,让辽阳医疗援疆成果惠及额敏各族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