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展有我丨曾令达:以爱丈量生命宽度
我叫曾令达,来自辽宁锦州市口腔医院。2024年11月,我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支援新疆,在裕民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援疆,于我而言,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更是用爱丈量生命宽度的责任。
入疆次日,我便全身心投入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挑战,我迅速开展调研,查找医院存在的短板,进而确定医院的发展方向。我着重抓核心制度建设,加强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精心打造医院文化,全方位提升综合医疗质量。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2025年重点工作方案。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积极落实,医院的整体风貌、服务水平以及诊疗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结合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地成立了一批特色专科门诊,像皮肤病诊治中心、日间化疗病房等。同时,策划并实施了“体重管理年”启动会。在锦州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点亮未来”公益活动。活动期间,完成了多台高难度手术,举办了专业讲座,进行查房带教,有效提高了医院的精准诊疗水平,切实满足了当地百姓的就医需求。在援疆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医院还完成了多项技术突破,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在医院管理之余,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会诊和义诊工作。作为一名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医生,每当五官科遇到疑难患者,接到会诊邀请电话,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此外,我还踊跃参与送医下乡、义诊活动,足迹遍布哈拉布拉乡、冬牧场、护边点等地,为村民免费义诊,并普及健康知识。农牧民的热情好客、护边员的无私坚守,让我更加坚定了主动上门服务的决心。
一个周末,我在医院巡查时,遇到了一位老年车祸多发外伤患者,其伤势十分严重,危及生命。我立刻组织多学科会诊,迅速明确诊断并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以往,这类患者通常需要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但患者家属看到我们专业、严谨的诊疗过程后,毅然决定将患者托付给我们。在治疗期间,我多次到病房看望患者,组织援疆专家进行会诊。经过大家的精心诊治,患者最终治愈出院。患者及家属感激不已,特意送来一面写有“千里援疆施仁术 杏林春暖惠边疆”的锦旗。
“传帮带”是医务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在裕民县医院工作期间,我从现代化医院管理理念到耳鼻咽喉科 - 头颈外科专业知识,都毫无保留地与同事们分享交流,力求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援疆工作虽然辛苦,但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助力当地提升了医疗水平,还与同事、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深信,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援疆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为更多的人服务,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便是我对生命宽度的诠释。在新疆裕民工作还有近一年时间,我会继续努力,做好管理者与医生的双重角色为新疆医疗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