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详情页面

13小时连续完成13台手术 大连柔性医疗援疆专家从“鸿雁”变身守护生命“急先锋”

来源: 辽宁援疆发布时间:2025-08-06

  “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患者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 近日,大连柔性医疗援疆专家陈洪云博士等医疗援疆专家,从“鸿雁”变身为守护生命“急先锋”,展开了一场历时13小时、连续完成13台手术的生命接力赛,成功为受援地13位危重心脏疾病患者带来健康新希望。

  当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洪云博士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参加“鸿雁归来”系列活动,得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有一批危重心脏疾病患者亟待救治,便会同大连市中心医院的庄熙晶副院长、正在当地柔性援疆的高峰博士团队及其他援疆专家一起为这些患者开展手术。

  在导管室,陈洪云博士面对的是5位饱受心律失常折磨的患者,每一台都需要极致的耐心和精准的靶点定位。她眼神锐利、操作娴熟,手中的消融导管在心脏的“电路图”上精准走位,消除着引发混乱的异常兴奋灶。

  与此同时,来自大连市中心医院的庄熙晶副院长与高峰博士团队,正挑战着代表心血管介入领域高精尖技术的两台经导管TAVR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面对高龄、高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传统开胸手术风险巨大。庄院长和高峰博士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巧妙地通过微创导管途径,将人工瓣膜精准输送到位并成功释放。期间,患者血压一度降低,心率增快,手术间内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立即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立即输血快速补充血容量。”庄熙晶副院长沉着指挥着,团队默契配合。当患者生命体征仍不稳定时,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奴尔巴哈提·黑沙和团队配合庄院长启动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最终,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患者转危为安。

  13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是对体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意志的考验。支撑大家的,是那份融入血脉的医疗援疆责任感。这场手术不仅挽救了生命,更在新疆播下了高水平微创技术的种子——“柔性援疆”的核心,正是“授人以渔”,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