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权:在冈比亚的日日夜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郭权日前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先进个人。作为第四批援冈比亚队长兼支部书记,他对“钢丝上行走”的援外工作印象深刻。近日郭权医生接受中国日报专访。
问:据说当时医疗队从选员到出征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当您得知自己被选为医疗队队长而且即将飞往地球的另一边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答:当时是2020年,正值国外疫情期间,我其实是挺忐忑的,但是也正因为这个严峻的理由,我又不得不去。一方面是援外医疗,另一方面是对口医院援外项目的开展,这个时候必须有人顶上去。
问:告诉家人时家人们的反应是什么?
答:说实话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妻子说,因为孩子刚上大学,她又查出来甲状腺有点问题。只能硬着头皮说,走前两个月好好在家里表现。我妻子很好,她很支持我。
问:在冈比亚的工作环境与在中国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不同?
答:冈比亚的工作条件很差,术前检查就是血常规和B超,什么凝血、肝肾功、肝炎、艾滋病的,一律没有。更不用说手术室的设备简陋,氧气和血库也无法保证,所以在那里行医就是背水一战,钢丝上行走。
问:在医疗情况有限的情况下,咱们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呢?
答:我们代表中国不能出问题,一切都得靠自己。虽然辛苦,压力非常大,但是挺过来之后,收获也是巨大的。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在简陋条件下也开展了100多台的手术,包括腹腔镜、宫腔镜、开腹恶性肿瘤的术式,没有意外发生,甚至连切口感染都没有,有时候真是“上帝关上了门,自己要去推开一扇窗”。
问:今年四月,第五批援冈比亚医疗队队员、第二妇科病房医生李威在冈比亚受援医院成功开展了该国首例单孔腹腔镜手术。这是医疗队自援助以来在该国推广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又一重要进展。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
答:单孔腹腔镜跟传统腹腔镜相比操作难度增加,而且需要特殊设备支持,好处是瘢痕不明显,术后切口美观。
问:您在当地完成第一台手术是什么感受呢?
答:我记得第一台手术是2020年12月初的一台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伴化脓性阑尾炎,需要切除右侧附件及阑尾。手术室中的无影灯只有三个灯泡工作,昏暗的照明下处理创面渗血,令人绝望。但是术后看着恢复出院的患者,疲劳又一扫而光。而且局面打开后,在当地医疗工作的开展也会顺畅很多,因为周围的冈比亚同行都在看这个中国医生到底行不行。
问:患者在知道自己的医生是来自中国的医生的时候是什么反应?
答:冈比亚的患者很淳朴,虽然她们整天戴着包头巾,但是她们对医生很是信服。出院时她们能付出的就是合影中真诚的微笑和再见面时热情的招呼。
问:您在冈比亚的医疗援助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答: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比如半夜队员到海上渔船上给绞窄性疝的渔民看诊、半夜乘车到医院参与幼儿急救、挽救渔民船长断指的急诊手术,还有同胞感染新冠时近距离救治的彻夜不眠……就是这么一支经受住近两年严峻考验的医疗队,让我这个队长终生难忘。
问:那您在冈比亚的时候是如何度过休息时间的呢?
答:实际上我并没有多少休息时间,得忙着对口医院的援外医疗、中资企业员工及当地华人急诊急救、冈方外事医疗支持、医疗队队务管理及疫情防控等等,思念家人都得抽时间。虽然忙是忙了些,但寂寞也少了些。
问:那您又是如何克服生活上的困难的呢?或者在工作中有觉得特别辛苦想要回家的时候吗?当时您远在海外一定很牵挂国内的家人吧。
答:生活上的困难主要是寂寞,吃的用的之类的东西,艰苦一些我都能克服。但不论多忙多累,我始终都觉得妻子更辛苦。这两年老人陆续离开,说实话愧疚很深,好在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妻子。应该说,医疗队的队友们都有着通情达理又肯奉献的家人,他们的支持就是我们坚持斗争的动力和源泉。
问:咱们的援外医疗队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当地民众的高度赞誉,极大提高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网友们称这是为受援国留下了“带不走的医疗队”。您怎么看待网友们的这个评价呢?
答:我认为带不走的其实是中国医疗队的高超技艺和敬业精神,这是医脉相承,也祝愿中冈友谊长存。
问: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为增进中非传统友谊,促进大国外交做出了积极贡献。6月20日,由辽宁省承派的第六批援冈比亚医疗队也继续奔赴冈比亚执行为期1年的医疗援助任务。作为咱们第四批援冈比亚中国医疗队长,您有什么想对援外医疗队的队员们说的话?
答:我觉得援外是一种经历,是一场洗礼。每一支医疗队都面临着不一样的困难,但是挺住就好。就好像回国后,科里领导让我讲一讲援外的感受,我面对着50G、9000多个文件的工作记录,百感交集。最终结论是:回国,真好;援外,不悔!相信他们归来后也会有着同感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