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正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为了将这幅幸福蓝图刻在人民群众的心里,近年以来,我市直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作为深化医改的抓手,加强领导,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着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有效破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逐步探索出一条富有“阜新特色”的医改道路。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敢闯医改“深水区”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为了完成这样一项极为艰巨和复杂的改革,近年来,阜新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委牵头抓手,政府落实办医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和机构发展可持续。“医改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大局。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早在2017年年初的调研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指出,要打造一个“健康阜新”。在市委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领导多次听取了医改工作汇报,并指示:“阜新医改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要狠抓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创建阜新医改模式。”为了使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我市成立了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市长甄杰亲自担任组长,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审议医改政策文件,他强调:“阜新医改要扎扎实实推进,一定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各级各部门紧跟步伐、密切配合,三医联动,凝聚起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合力。
2017年阜新市委、市政府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健康阜新纳入全市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中统筹推进。以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为核心,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8月26日零时,全市24家城市公立医院同步启动改革,在如下方面取得进展:
一是建立了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24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参与改革(包括市直属医院、阜矿集团所属医院、各区属医院及政府有关部门和事业单位举办的医院),做到了无死角、全覆盖。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二是落实了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全部公立医院6月1日起启动药品“两票制”采购。9月1日全面实施了药品采购“两票制”采购,使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
三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步推进。配合人社、物价部门制定100种疾病单病种付费方案。新农合DRGs付费在两县公立医院全覆盖。二是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市新农合常住农业人口参合率99.2%,贫困人口参合率100%。补助标准为600元/人/年,截至11月末,基金应到位5.44亿元,实际到位5.53亿元,到位率101.58%。(据统计,全市新农合基金历年累计节余2.72亿)截至12月10日,全市门诊、住院、特病受益总人数达120万人次,住院平均补偿比例达48.4%,异地就医结报扩大覆盖面。
四是加快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多次召开阜新市公立医院院长会议调研培训,成立了以四家三级公立医院为龙头的城市医疗联合体和6家二级医院为龙头的县域医共体,目前都有实质性进展。
五是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参加改革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后医疗收入增幅降为4.2%、药占比为32.5%、百元耗材费14.9元。
六是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于5月1日正式完成了我市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注册审核平台的建设,于6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 8月完善平台的业务功能(统计分析等),逐步实现与卫生信息平台、公众健康门户等系统交互融合、资源共享,为医师多点执业和家庭签约医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七是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550个,常住人口签约率34.28%;重点人群签约率63.73%。贫困人群100%
八是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发展。计划设置200张床位的吉日妇产科医院已批准设置正在建设中,110张床位的宝地中医院正式运营。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办医床位达1906张,占总床位的17.2%。2017年,全市102家养老机构均与临近的二级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签定了不同形式的医养融合协议。海州区王营养护中心、阜新市老年护理院共设医养结合床位300张。市五院、阜矿集团平安医院、新邱区二院均开设老年护理康复病房。
久久为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2018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努力让群众得实惠、社会有感受、事业快发展。